第9章 勿相舍離(1 / 1)

很多人對勿相,不太了解,對於觀察宇宙,善於探索心性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勿相,是很少人能聽到的,起碼近代沒有人講過勿相,勿相究竟是什麼,不是真相的相,比如我們所看見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包括很多擬化像,比如有人就害怕蛇,有人害怕老鼠,這種怕,就是外相的造成你產生怕的原因,明知道他不傷害你你依然會產生怕的錯覺,我們內心世界,都是由別相的,別相分為二種,一個是(無明別相)另外一個是(所依別相)。《晉書·樂廣傳》杯弓蛇影,講的就是勿相。為什麼我們要講勿相,就是因為讓人渴求真相,而真相不見,容易把別相當成真相,這就麻煩大了,所有的生命體,都具備有成相條件,通常愛恨情仇都是由相的,愛恨情仇一旦入相,也會傷害自己,甚至會草木皆兵,這種相非常頑固,不容易破相,勿相必須學會舍離,不是極端的舍離。現在很多地方,也習慣用無差別來表達,無差別其實最早出在佛教經典,隻是人們習慣使用,而真實的意思,大家幾乎不了解,勿相舍離性,需要無差別條件的來決定的,相應這個名稱,講的就是無差別而相應,所以我們生活的空間,很多相需要破(動詞),這正是無差別的吻合性來體現,差一點都不行的。

相由心生具備三個條件,勿相,別相,真相,勿相隻有兩個條件,這些條件的成立,需要從有到無的過程中去體會,(證悟狀態),如果不去證悟根本不可能了解這個過程,如同立體三維一樣,雖然你能魔化線條,但是你無法知道他的真實的結構,都是假設。所以說,凡是相,必須有所知性,知見立知。真假對錯必須知,而這個知,是覺知所受,與思維無關,邏輯架構思維是無法找到契合條件的,理依然是平麵理,無法講明白立體世界,勿相變成為所有生命體的現象,無相的合理建立,便有了情緒關係,好壞美醜,痛苦快樂都是由勿相產生的,親情如此愛情也如此,金錢物質都是如此,勿相不實,造成我們痛苦的原因,(勿相不定性)。我們需要找真,必須認識什麼是假,給你帶來痛苦的都是由勿相帶來的,你明確了勿相,你一定會找別相,一旦找到別相,距離真相也就不遠了,努力一把就可以拿駕駛證了。

借假修真的從這裏來的,很多人以為我們都是假身體假生命,假的嗎?打你一棍子明明難受,嘴巴還說我們身體是假的,不要在乎,這不是現實啊。現實是我們受了苦,而找不到原因,無法脫離痛苦,即使告訴你原因,你一樣不在意,始終認為自己的理解是對的,油鹽不進,這就沒有辦法了,勿相害了你,反之你會說,理論害了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講的很明白事物的客觀沒有對錯,你認知出錯就是錯,同樣你也可以丟失一自己錯誤的觀念,也可以帶回來一匹好馬的。事物的雙麵性,需要客觀去看到,勿相容易使人不定,會產生憂愁痛苦無明,我們如果這些都不明確,我們的未來是勿相中活著?一直到死?知足?

世界萬物必然有真理的,而真理不一定任何人認識,真理決定不是一堆文字廢話,真理是真實的理性所用,沒有作用的一切理論都是勿相,我們是否開始琢磨,如何舍離無相呢?萬物有因必然有果,其過程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過程過程,是很長的時間劫數去破解的,當一個人不明真相,又沉迷於假相的時候,今生想解脫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活著的意義,就是等待死亡?這就是所謂的人生意義?輪回非常可怕的,很多人幾世的修行都難以頓超,何況我們殼都沒有破,就已經被勿相迷住了。難怪古人說:苦不夠不知回頭,智不生不可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