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身份互調,各顯神通(1 / 3)

兩軍對峙之前,照例是要先進行互飆垃圾話環節。

率先發話的是剛剛整備齊全的襄王殿下。

“爾等鼠輩!竟敢擅闖皇家禁地,現身我軍陣前。難道不知我襄王麾下,精兵強將遠勝於汝等草莽,竟還再三挑釁皇室威嚴,損我皇室臉麵。今日,本王不僅為吾皇弟報仇,也要為全天下受汝等迫害的黎民百姓討個說法!”

對麵坐在最前頭馬上的高天明受了餘天盡幾個月的熏陶,亦是學到了不少語術。

小小思索,哈哈一笑,聲音竟比這襄王還要洪亮幾分。

“襄王殿下,爾等今日前行,豈有擅闖之理。遠不說,那雍王之事可是鬧得沸沸揚揚,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者,吾等幾次三番饒過汝之密探。回營報信,早做戰備。想吾來時還篤行這襄王殿下應不是顛倒是非之人,如今看來,恐怕是要再斟酌一番了!”

襄王聽言,大喝一聲!

“爾等鼠輩,豈敢對本王評頭論足。本王操行,天下皆知!倒是反賊高天明,你原為平萊縣令,不行為天為民之事。竟還敢夥同他人,反叛朝中,早犯欺君罔上之罪,你敢不認!”

這襄王咄咄逼人,竟又拿起高天明原先身份說事兒。好在出行前,餘天盡交托給他一物。此物可在危難之際助他瞬間扭轉局勢。但高天明知道還不是拿出來的時候,他好歹也是羽鱗軍大統領,怎麼可能還像以前那般瞻前顧後,猶豫不定。

再說,他高天明早就有些話要對這些皇子說道,先不急著拿出那物。

“襄王殿下,這又是從何而來的結論。我高天明自上任平萊之後,一直勤勤懇懇,絕不敢有半點馬虎。奈何府上奸人作祟,互相勾結。我高天明為這受苦挨餓的平萊百姓幾次冒死上書,可得來的是什麼?!維王之命,一拖再拖。難道這不正是汝等所謂的皇家子弟做到好事?!”

襄王顯然是沒想到這小小縣令竟敢當麵指責起他們這些位居高位的皇子,好在他罵的是自己那軟弱無比的四弟。連襄王自己平時都看不起那家夥,高天明這話說的倒是反而讓他心中有了一絲高興。

“高縣令,本王知你心中苦悶,或許天下動蕩,你這般能人入匪是那形勢所逼,實屬無奈之舉。你也知吾等兄弟各自為政,豈有憑空插手之理。本王其實在早些時候就聽過你高縣令的大名,若不是吾瑣事纏身,定當好好拜會一番。如今你也卸去縣令之位,而本王向來惜才,不如你帶著將士們直接歸入我之麾下如何。本王保證,高縣令在我這營下必能重整旗鼓、大展拳腳!”

襄王這話傳入耳,一旁的軍師邵彥傑隻覺越聽越熟悉。

怎麼?又想騙人進你這賊坑。

對麵的老哥,雖然不知道你受了多少委屈,但你這好歹是脫離苦海,千萬別再像自己這樣又踏進這泥潭了。

襄王若是知道自己身邊這軍師居然這麼為對麵考慮,恐怕是一口老血都要氣的吐出來。

好在邵彥傑知道這場上的局勢,立馬收回那胡亂思想。兵荒馬亂的背景之下,像這種小官吏鬱鬱不得誌的實在太多,有一兩個幹不下去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加上,這個世界可沒有衛星或是監控之類的,屁股一拍立馬走人的事情就連剛來一年的他也聽聞過幾次,實在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至於對麵這高天明聽了襄王勸降這話之後,好些時候沒再回複,不會真有了動搖之意吧。

不過,高天明此時可不是在考慮投降之事,而是在和一旁的許萬榮副統領說道。

“老許啊,你以前也是在先皇軍中待過不少時日的,這二皇子按理說就是沒見過也至少聽過。他這人一直是那麼心思單純的嘛?”

許萬榮不知他指代何意,便問道。

“哦,高統領,此話怎講?”

“我是說,這襄王當真以為我們這羽鱗軍是那尋常山賊啊,怎麼還勸降起來了。莫非是這腦袋裏有什麼毛病?”

許萬榮這才弄懂,原來高統領是想說,這襄王是不是自小腦子就有問題。

“嗨呀,我還以為高統領是向我打探這襄王的為人,準備拋棄文鈺公主和餘軍師呢。”

“哪有哪有,老許,你可不許胡說啊,我這叫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餘老弟曾告訴我這襄王啊比起其他幾個兄弟,唯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好戰。”高天明還原了一下他當時聽到這二字的表情,那叫一個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