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先成家,再立業(三)(1 / 2)

“大郎,這幾天你在家裏看看還缺什麼東西,十五那天王家莊有集會,我們把該買的買了。”董喬脫下灌了雪的鞋子在廊簷下磕著、拍打著,一麵抬頭衝大郎說著。她喜歡這樣的生活,有人陪伴,但不吵鬧,溫馨而自然地聊著家常,這是她一直以來渴望的。雖然隻是相處了一天,但董喬卻相信大郎是能陪她過這樣的生活的人,隻是由夥伴變作親人還需要時間。

“嗯,好。”大郎在一邊抖著董喬的外套,抖落積雪後掛在炕邊上讓它烤著,“唔……家裏沒什麼菜,咱們總得買幾板豆腐,放在外頭院子裏也不怕壞。”“家裏”這個詞語令大郎心裏暖暖的,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家裏也該備些過年用的東西了,還有我看家裏也沒有糧食種子,開春種地的家夥什兒也沒有。”他有些猶豫地補充道:“買齊了得不少錢呢。”

不是他瞧不上董喬,隻不過這家徒四壁的樣子,他還真不覺得董喬能有這麼多錢。

董喬默然,沒錯,東西缺的多,可是卻沒有現錢買啊。她站起身,想了想,翻出一雙舊的單鞋,說了聲出去想想辦法,又離開了家裏進入風雪之中。

大郎欲喚,卻隻是張了張嘴,沒有出聲。希望她不要再找什麼旁門左道。

大郎這般想法卻是多慮了,董喬不是前身,讓她作奸犯科她也不會啊。她隻是揣著田契到王家找柳叔想辦法去了。

大郎雖在陳家過得不甚如意,但也從沒有下過田,董喬更是沒有過種田的經驗,所以她準備把田地佃給別人種,自己家隻照管院子裏那兩分的菜地,找另外的營生做主業。打著這樣的主意,董喬拜托柳叔幫她物色些合適的佃戶人選。

聽了董喬的來意,柳叔有些為難地說:“橋兒啊,不是叔叔不幫你,隻是你以前太荒唐了,村人都怕你得糧食的時候耍無賴呢。”

董喬好生無奈,不過也感激柳叔願意直言。她想了想,“您和大家說一聲,不論誰佃我家的地,我都會和她們到村長和裏正那裏立字據,到時候白紙黑字,誰也不能耍無賴,要是毀約,大可見官。”

“這麼著倒有可能,我試試吧。欸,你家現在也不容易,我爭取兩三天內就給你回話。”

“行,柳叔,你一定要給人說清楚,我現在就要一部分秋糧和錢,到秋收了糧隻要給五成就行。”

看來五成租子的誘惑果然不小,到了這天傍晚,就有兩家人給柳叔遞了話兒願意賃董家的地,隻是多次強調一定要去裏正那裏立字據。董喬挑了其中一家,當晚就去人家家裏敲定了條件,準備第二日去裏正那裏立契。

這戶人家姓熊,說句不恭敬的話,三姐妹真的都不愧對自己的姓氏,長得人高馬大的。可說起來也是村裏數得上的人丁興旺之家,三姐妹各有兩三個孩子,都是女兒,最小的六歲,最大的也就十一二歲,正是半大年紀吃窮老子娘的時候。熊家姐妹幾個很團結,娶得夫郎也很勤勉,雖然地少了些,日子過得緊巴了點兒,卻是一年到頭不會鬧饑荒的人家。三姐妹一聽董家放出話要往外租地,立刻就動了心思。她家孩子多吃得多,可也幹得多,有了十畝良田,好好種著,又是隻有五成的租子,一年下來少說能有兩千斤細糧,這可比租別人家的地好多了。要知道村子裏好一點兒的地都要六成租子,更有的七成都有!少交一成租,能多出四五百斤糧呢!這租地一寫契就是三五年,省下來的糧食可真不少,加上自己家的地產的,夠一家大小一年到頭都有幹的吃了。

於是,極有魄力的熊老大拍了板,和董喬在家裏見了一次,董喬的條件是先給他家五十斤細糧、三百斤粗糧和半吊錢,就可以按五成租子租地,這條件不算苛刻,熊家姐妹商量了一下就答應了,談妥了條件之後立馬就在家裏籌備糧食和銅錢。

第二天,送走了運來糧食和錢的熊老三,董喬看看大郎,舒了口氣笑了。

有了錢,事情就好辦多了。買了些用得上的農具,又添了些棉花布匹給大郎和自己做幾件厚衣服,再加上其他零七碎八的東西,也花去了兩百多文錢。

剩下的銅錢董喬都交給大郎收著,大郎雖開始推辭了下,卻在聽到董喬說“怕自己管不住自己又大手大腳亂花”的話語之後默默收下。

管著家裏的錢,吃著一樣的飯,睡在同一張炕上,大郎原本還有的幾分不安也漸漸散去,日子雖難,他臉上隱約的笑意卻是日漸盛了起來。

三日回門那天,因著大郎後爹說過了別回去礙眼——他那個異父異母的弟弟不也得回門嗎?所以也就省了事情。董喬用腳趾頭想都能猜得出大郎在家裏過的是什麼日子,自然也懶得去應付那些無良之人,這下還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