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想帶著卷軸回現代(1 / 1)

藏經洞內的卷軸大多保存完好,有少部分沒逃過時間的撕裂。

隨手拾起一本,小心翻開。卷本稍有破損,好在字跡清晰工整。細細讀來竟是奇文一篇,該文是為祭奠落魄書生死去的毛驢所作。不同於傳統文章的嚴肅正規,此文更顯詼諧,真實的反映了唐代底層文人的狀況。

“嶽父,您看這卷好生有趣。”我將手中的《祭驢文》捧給嶽父。

嶽父接過認真閱讀後:“複兒,我這篇也頗有生活意趣,是講如何製糖。”

我接過嶽父遞來的卷文:“講述的還是印度製糖法,是一篇寶文,側麵展現了唐五代與外邦的文化交流史,雖有輕微暈墨,但不影響閱讀。”

我跟嶽父好像進入糖果屋的饞蟲,扒著卷軸不肯放走。

我手上這卷,有五分之一的文字被時間吸沒,全篇圖文並茂,生動記錄了唐朝皇家觀星台用肉眼看到的1348顆星星,乃星圖鼻祖。

那些,這些,這所有的卷軸都具傳世之功。假如這些現在沒被發現該多好,不,不可能不被發現,千佛洞的存在就足夠耀眼,不斷吸引路過的人駐足,即便逃過文化浩劫也逃不過無情戰火。

“複兒,對這些卷軸,你怎麼看?”嶽父看著手裏的卷軸喃喃道。

“嶽父,先不談這些卷軸對後世的影響。它們放在此時也是極具古字畫研究價值之所在。倘若能在我朝我代進行字畫剖析,對清王朝的曆史進程能有更細致的填補。”

我深深歎了口氣

“不過現在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珍貴文物都無一幸免。還和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國將不國,何以為家。誰還有心思做這些呢?”

嶽父輕輕將手搭在我的肩上:“細做研究眼下確實不能,這麼珍貴的曆史,我也不忍它們露宿街頭,我回去就起草文書上報甘肅學政,告知數量及文物價值。”

“那是再好不過了。”我從臉頰向眼角擠出難看的笑容。

我知道您上報了,我也知道您珍視文物。亂世之中,錢已經超出它本來的價值,沒有如此清閑的金錢和空間,支撐突然現世的不知名寶物。葉大人也不過會讓您就地封存。

“複兒,我們各挑幾卷帶回去仔細研讀研讀。”嶽父在寶庫中尋寶。

“嶽父您先看,小婿出去方便一下。”我扭頭往甬道,去找王道士:“王道士可願前方帶路?”

“樂意效勞。”王道士一臉堆笑。

走出洞窟我停下腳步:“王道士照料洞窟費神費力,尤其驚現這麼一堆寶物。如果你生活中有困難,你與我聯係,我可保你生活無虞。但有一條件,你不可再打洞內卷軸的主意。”

對待王圓籙,可能隻有用錢才能保住一些卷軸,跟他談理想,對於一個流浪半生的人的確過於紙上談兵。

“嚴公子這是什麼意思?小道在此修行道義,本就無欲,接受往來香客布施,自是生活無虞。何來保我一說呢?”王圓籙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