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孩子可以和父母撒嬌要這要那,我們倆隻有忍住。因為說了也不會答應,而且還會挨罵。尤其羨慕獨生子女,他們更是父母的寶貝。
而我家因為我和弟弟都上學了,以後用錢的地方隻會越來越多。舊債還不上,又添新債!媽媽無奈之下跟著大嫂去了福建打工,在製衣廠上班。
那時我才念二年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燒的都還是土灶。七歲的我,甚至還沒有灶台高,就踩在小板凳上跟著奶奶學習瀝米煮飯。
媽媽出去務工以後,家裏就剩下我們三個人了。為了還弟弟的巨額超生罰款,家裏每年都要喂豬賣錢。
種地的糧食要交公糧,交完以後剩不了多少,夠不夠吃在第二年秋收之前都是未知數。
爸爸還要種菜賣。
那時候農產品的價格特別低。像玉米紅薯這樣的糧食作物、蔬菜,辛辛苦苦種一季,累死累活挑到鎮上賣不了幾個錢。
趕上天氣不好的時候,賣不完爸爸還得又挑回家。
凡是能換成錢的方法,我們都想盡了。
最早媽媽還在家的時候我們還養過蠶。
她去了福建以後,我和弟弟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割豬草。每個人準備一背篼,這樣第二天中午豬才夠吃。
草背回來以後,我就要開始做飯,弟弟則宰豬草喂豬,等爸爸晚上幹活回來喂泔水。
有哪個孩子是天生就乖巧聽話自覺的呢?我和弟弟也想看動畫片想玩兒啊。可是家裏那麼窮,哪還有錢買電視。
每次自己該幹的活兒都幹完了,作業也做完了,晚上才敢去鄰居家看看電視劇。
電視在那個時代的地位,是現在所有家電都沒法比擬的。它為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環境沒有影響我和弟弟的學習。我們都很自覺,成績也都不錯。
學校最早的時候,所有年級的家長會是在操場統一開的。校長會先講話然後在大會上發獎狀。別人都很羨慕我的爸爸,兩個孩子都那麼省心,成績還好。
散會以後,順路的鄉親總是會誇他的好福氣。他說兩個孩子他都沒有管的。要乖個人乖。他不是在謙虛,他是實話實說。
他每天永遠有幹不完的活。
媽媽不在,地還是那麼多,我們兩個年紀還小,能幫忙的隻是一些輕巧活兒。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他的身上。
一年中大部分的早上他都得早起賣菜苗。
別看年年喂豬,那是留著賣錢抵債的。吃豬肉在我們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吃水果,除了家鄉適宜種的橘子李子這種自種的以外,想吃蘋果這種外地運來的水果,門都沒有。
因為價格昂貴,我們家根本舍不得買。
我記得我家有一片沙地,因為適宜種花生,每年都要種上收獲了好賣錢。
到了收花生的季節,爸爸就讓我們倆周六日放假的時候去收。
因為有好多塊地,要把人累得半死,我們倆都不太情願。
爸爸就許諾中午給我們買青蘋果回來。一聽到中午趕集回來他要給買蘋果,我們倆開心極了,立馬變得就跟兩頭小牛犢子一樣聽話。
到了中午他拉著板車來拉花生的時候,我們倆每次跑過去接過裝蘋果的塑料袋都要開心半天。
想想那時候的快樂多麼簡單純粹,現在什麼樣的東西擺在麵前都不可能讓我們這樣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