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巡邏(1 / 1)

第五十四章環保

這項工作的分管領導是王昌林,王昌林建議分二個組,他和陳維一個組,負責山武路東邊的村。黃斌和宋陽春一個組,負責山武路西邊的村。巡邏的重點時段是下午和晚上,因為這兩個時段燃燒秸杆的最多。巡邏時黃斌發現田裏到處是稻穀收割後的稻草。土裏田坎上則躺滿了玉米杆,倒像一個個骨感美女橫陳在大庭廣眾之下。原來這些東西家家都會等曬幹後堆起來,形成一個個的草樹堆,用於各家煮飯煮豬食的材火,而稻草會用來鋪床或者冬天喂牛,也是生火的必需品。草樹堆則是小孩玩耍的好地方,躲藏在裏麵經常睡著了小夥伴也找不到。當然找不到他們也不會找了,找到一個就會進行下一輪的躲藏。現在農村生活的人少了,太多在外打工。喂豬養牛的更少了,而且現在基本家家都安裝有了天然氣,用柴火的人本就很少。而且就是燒柴火的,山坡上的木材都燒不完,誰會燒這個煙多火力小的柴草。而這些東西不收拾,又會影響明年的種植,因為僅一年這些東西腐敗爛不了。所以最簡單快捷的處理方式是等這些柴草曬幹一把火點了。還能有些肥力順便也能燒掉一些野草籽和蟲卵。對政府為什麼要禁止很多人並不十分理解,對國家層麵來說,是真因為這東西影響空氣質量,特別是針對一些大城市。記得有一年,省城周邊的農戶全都燒起來的時候,場麵確實非常壯觀,漫山遍野全是燃燒的火堆,空中濃煙繚繞,宛如人間仙境。但這不是真仙境,人的其中,連眼睛都睜不開,呼吸都有些困難。是否對人有危害,不用聽專家說,有時自己也能感覺到。那種環境呆久了,會不會得什麼怪病不知道,但呆在其中已經就不舒服,更不用說北方的霧霾天氣了。這種狀況引起了國家的重視,要求各地高度重視空氣質量,國家的監測手段是,在各大城市,甚至縣城都安裝了空氣質量探測儀,並規定了最高可汙染天數。造成空氣質量下降的原因很多,當然不僅僅是燃燒秸稈。汽車尾氣、工業企業排放的氣體、飯店燃氣都是重要因素。後麵這些沒法一刀切,隻能逐步改善,因為會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沒有好的經濟發展,又哪有錢去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禁止燃燒秸稈成了保證空氣質量的重要方麵,對鄉鎮來說來是也唯一可做的,別的本就很少,影響也小。

煙塵對探測器的影響確實很大。有一天傍晚,環保局發現探測器的指數急劇上漲,不知什麼原因。出動了近百人在探測器周邊查找原因。結果是探測儀不遠處的樓上有一戶人正在熏臘肉,燃燒的煙塵直接飄向了探測儀。當近百人突然出現在那還在熏臘肉的婦女身邊時,嚇得那人話都說不出來,因為查找的人中還有很多警察。那婦女以為自己犯了什麼天怒人怨的大罪,直到大家說明情況,她過了好久才從地上坐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