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設備(1 / 1)

第十八章設備

第二是說想購買一套靜電除臭除塵設備,主要是因為現在已有群眾開始反映豬場散發的氣味影響了他們的生活。確實無論條件多麼好的養殖場,久了都會散發難聞的氣味。而這套設備如果好用,就讓業主自己購買。這設備也是利用靜電磁場的原理,安裝在養殖場內,可以達到除塵去味的作用。第三是想購買一台桔杆粉碎機,這東西黃斌知道,確實覺得很有必要。一方麵把桔杆打了,可以減少群眾焚燒桔杆,還可以用這東西製作有機肥,可以說是的一舉雙得。但黃斌也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收桔杆和打桔杆的費用太高。

後麵這三件事,真正落實的一件也沒有。除菌設備是購買了一台,但業主覺得太麻煩了,主要是打溝要花勞動。而且遠了還不行,效果倒是可以,但遠沒有換一塊地方便。後麵兩件到塗義國走也沒有落實成。其實很多事不是技術上有難度,而是缺錢。業主沒有掙到錢,就隻能因陋就簡,不願多花錢在上麵。政府沒錢有好的辦法也隻能放置,農業需要政府扶持,需要工業反哺才能發展起來。

後來黃斌發現養殖的糞便本是原來農民喜歡的好東西,現在卻成了人人嫌棄的汙染源頭。原來肥料少,而且特別貴。那時為了提高田土的肥力,糞便是最好的東西。黃斌小時候就經常出去撿拾狗糞、牛糞,就是為了多收集糞便,幫家裏的田土增加肥力。一些生活垃圾也會堆起來沃成肥,秸杆雜草也會堆起來燒成灰堆來作為田土的肥料。這些灰堆是豆類植物最好的肥料。但隨著各種肥料的廣泛使用,特別是複合肥的大量使用。無論種植什麼,都是一把複合肥,方便又快捷。但同時也出現了兩個方麵的大問題。一是原來用作肥料的東西成了難以處理的垃圾,這東西現在已經成為農村環境的汙染源頭。糞便沒人用,隻能四處橫流,農村的臭水溝隨處可見,從小溝和小溪彙合,小溪與河流交彙,已經找不到能隨便飲用的河水,甚至連跳下去洗個澡的河也得好好尋覓。秸杆焚燒直接汙染空氣,這個大家感受並不深,反而覺得應該燒,隻能燒,但安裝在各處的空氣質量探測設備不會騙人。數據告訴你,焚燒垃圾、秸杆,熏製臘肉產生的煙塵確確實實會汙染空氣。至於這種汙染對人體有多大害處,得靠時間慢慢檢驗,但那時可能為時已晚。垃圾是最直觀的東西,隻要你往農村走一走,河邊、路邊、樹林、竹林、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第二大危害是隨著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土壤開始變差。越來越板結,“天晴一把刀,落雨一包糟”就是對這種土壤的精準描繪。“天晴一把刀”是因為保水力差,晴幾天就變硬,“落雨一包糟”是因為吸水性差,落幾天雨就成泥漿。破壞就在不經意間,想改變回來卻得花大力氣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