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窮富
這天塗義國給各班子成員安排了一項工作,讓去各自聯係的村與村幹部、村民代表商量各村發展的主導產業,一周後在黨委會上彙報。
是因為上級提出了一村一業的口號,其實葉藍更領先,早幾年前就提出了一鄉一業。
黃斌最先去了高店村村,這個村還沒有納入農業園區,依然是以種植傳統的水稻玉米紅苕為主。吳雪飛召集了十幾名代表,有黨員有群眾也有退下來的老幹部。黃斌首先道:“今天我組織大家來不是開會,是來征求大家的意見,主要是我們村以後如何發展的問題,希望大家積極建言獻策”。可是黃斌說完拿好本子準備記時,卻沒有一個人說話。黃斌在鄉鎮已經磨練多年,這種情況也早己有所預計。於是道:“那就一個一個說,實在沒有建議的說說自己的感受想法也可以”。黃斌開始點人,黃斌第一個點的是楊厚德。楊厚德:“我一個退下來的老家夥能有啥好建議,如果有早就開始自己搞了。不過黃書記既然點名問我,我還是談談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我們應該搞點事情,看看別的村,搞的轟轟烈烈,一部分參與了的掙了錢,就是沒有參與的打工也掙了些稀飯錢。我們的人也有一些去給別人打小工,但總被嫌棄,哪有在自己村打工腰杆直”。黃斌:“看來老書記的想法與上級領導一致,就是我們村應該思考自己的發展路子,自己闖出一片天”。這次黃斌點到的是一名群眾代表,那人道:“建議我也沒有,但我可以說說我自己幹的事。我是自己種菜然後到城裏賣,我隻種萵筍和蔥子,我種的不多,隻有十幾挑穀麵積,一年有4、5萬收入”。黃斌:“這不就是好建議嗎,現在城裏人更喜歡這種露地蔬菜,比大棚菜更有市場。這可以作為我們村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種植露地蔬菜,種植這蔬菜對體力和技術要求不是很高,我們村離城又很近,現在交通也很方便,我覺得這個可以,一會大家討論一下”。當黃斌點到一名老黨員時,吳雪飛介紹道:“這是一名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黨員、老軍人”。老黨員一臉嚴肅認真的樣子道:“我叫陳建雄,我隻是好奇,為什麼大家覺得我們很窮呢,與過去相比,我們已經很富有,比很多財主、地主都富,不管吃的東西、住的房子、穿的衣服都已經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與很多國家相比,我們也不窮,世界上很多人依然在餓肚子。大家覺得窮是大家都喜歡和一些先富起來的人相比,與一些老板相比,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先富起來的人有他們的社會責任,得研究新技術,得做大做強才能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抗衡。發達國家的生活沒什麼可羨慕的,不過是吃金融和技術的紅利,通過金融和技術壓榨了全世界人民才有他們那樣的生活。如果我們希望僅靠在工廠打工,在工地搬磚,在家翻地就過上那樣生活,那隻能是幻想。如果真是那樣,誰還去研究技術,做大做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