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引導(1 / 1)

第三十七章引導

黃斌又提出了種植柚子的想法,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可,柚子的種植技術和桔子差多了。村民基本都會,隻需要簡單培訓。黃斌聯係的另一個村洪恩寺村在農業園區內就不需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在一周後的黨委會上,黃斌僅就這兩個村提出了發展方向。但當提出五排水村種植巨桉樹時被大家否決,主要理由是,這種樹對土地破壞性很強,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種樹的樹葉掉下來腐爛後會汙染環境。

高店村的規劃最先得到實施,是因為這個村成功申報省級示範村,有50萬的獎補資金。關於這50萬資金的使用,在討論會上出現了很多不同意見,大多認為應該用來修路。群眾最喜歡的項目是修路,他們非常羨慕那幾個在園區內的村,幾乎家家有水泥路,小車可以直接開到家。下雨天,學生也能穿膠鞋運動鞋上學。但黃斌現在對在農村大量修水泥持反對意見。因為農村人口少,許多路好後,一年也沒有幾輛車在上麵行駛過。甚至走的人都很少,雜草鋪滿了路的兩邊,硬生生把寬闊的水泥路變成羊腸小道。走在這本該是幸福的大道上,你卻幸福不起來,反倒得小心翼翼,一是擔心突然竄出的大蛇,二是擔心一腳下去不是硬實的路麵而是路邊的水坑。職工下村被蛇咬了可以算公傷,但踩坑裏扭傷腳隻能怪你自己不小心。各家各戶都通上公路聽上去很好,其實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以後壞了隻會成為一堆建築垃圾,維修還得繼續砸錢。

最後在黃斌的堅持下,否定了又修路的提議。最後定了三個項目,一是維修山坪塘,既可養魚也可蓄水,而現在好幾口山坪塘因為年久失修,堤塌汙泥厚,已經蓄不了多少水,有的遇天旱幹的比水田還快。二是對規劃養殖場香鯽的稻田田埂進行硬化,因為水深了,水浪會衝擊浸蝕田埂,加上魚的啄食,不硬化幾年就會垮塌。三是在規劃種植露地蔬菜的區域修建生產便道,但不硬化。雖然這三個項目沒有參與的人反對,但最後還是以多數人的支持得到通過。其實很多時候民眾的意願未必就正確,他們的認知決定了他們的眼界,他們的眼界決定了他們的言行。能達陳建雄那樣認知的村民少之又少,很多時候開這種大會引導就非常重要,如果任由投票多少來決定大事,有時決定出一個什麼謊唐結果也難說。黃斌記得上初一時,班主任是一個剛分出來的年輕女老師,開會半月後,她決定采用民主選舉方式選舉班幹部。結果一投票,得票最高的竟是一個精神有點問題的同學。得票第二的黃斌也比他少了十幾票。弄得這位美女老師十分尷尬,結果讓得票第二的黃斌當了班長,讓那位第一位的當了勞動委員。好在黃斌沒有一來就讓大家投票,否則這50萬可能又隻能修路。因為這50萬是村上的資金,黃斌並沒有決策權,但黃斌和村上的幹部可以引導,把自己的想法變成集體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