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未時初,陽光燦爛,春風和煦。並州越騎兩個團全體官兵全身披掛,列隊在操場上,等候薛老將軍的到來。
突然,轅門外號角長鳴,然後擂鼓三通。“薛長史來了!”值周官喊了起來。全體官兵昂首挺胸,勒緊戰馬的韁繩,全軍鴉雀無聲。隻見薛老將軍身穿武官正三品紫色圓領官服,騎著銀鬃馬走了進來。他的旁邊也騎馬走著左監門衛將軍杜賓客。杜賓客長著一個方臉盤,黑臉皮,銳利的小眼睛,熊腰虎背,不苟言笑。後麵還跟著並州折衝都尉李思敬,以及右果毅都尉吳亮等。
王奇低聲地對郭子儀說:“大哥,想不到那老頭竟是薛老將軍!”郭子儀點了點頭,他還看見那個少年王訓也起騎著馬排在親兵的行列裏。薛老將軍等在檢閱台上就座。這時,右果毅都尉吳亮開始點名,叫到名字的便出列捉對形式廝打。一次廝打完四對選手後,吳亮便點到安祿山等五個胡人上來了。這時,薛訥作了個手勢,讓這五個胡人上台來。安祿山、史窣幹等得意洋洋地走了上來。薛訥手捋長須笑著說:“安老兄,我們又見麵了。”
安祿山抬頭一看,不禁吃了一驚。他急忙跪了下來,說:“長史大人,想不到是您老人家。小子無知,冒犯了老將軍的虎威,真是罪該萬死!”
史窣幹等四人也嚇得渾身發抖,一齊跪了下來求饒。薛訥說:“你們也太猖狂了,居然敢在老夫的地盤吃霸王餐!好在老夫己為你們賠了錢,這就算了。但是,像你們這樣的人是不適合在我的部隊吃軍糧的。吳亮將他們逐出轅門!”
出了轅門,安祿山等五人咬牙切齒,對薛訥恨之入骨。
安祿山氣憤地說:“你不要老子,老子就轉投契丹,跟你沒完!”
“對!”其他四人齊聲說。他們飛身上馬離開了並州。
安祿山本姓康,名叫軋犖山。他是營州的胡人,母親阿史德氏曾作過女巫師,後隨丈夫來到了突厥部落,不久便生下了一個兒子。阿史德氏便以附近的一座山的名——軋犖山來給兒子起名。不久安祿山的生父不幸死去,他的母親便嫁給了突厥的一個小頭目安延偃。軋犖山便繼父姓安改名叫祿山。
史窣幹也是營州的胡人,比安祿山出生早一天。他的父母也像安祿山的父母那樣,在突厥部落生活,所以,兩人同小玩到大,經常一起嬉戲玩耍,一起去幹偷雞摸狗的事情。
後來,這個突厥部落發生了內訌,安祿山便與繼父的兒子安守忠以及史窣幹等跑了出來。他們居無定處,到處流浪,隻要有人給錢什麼勾當都敢做。他們五人離開了並州後當即去了幽州,投到契丹的軍隊當起了騎兵。
這五個胡人走後,右果毅都尉吳亮就點了郭子儀兄弟三人上來,另外三人捉對廝打。吳亮正想發出號令,薛訥卻作了個手勢叫暫停,並傳令讓郭子儀三人走上檢閱台來。郭子儀三人向薛訥彎腰拱手,因甲胄在身不用跪下。
薛訥笑眯眯地說:“年青人,我們又見麵了。”
“老將軍,恕我們無知冒犯了您老人家。”郭子儀謙虛地說。
“那裏,那裏,沒有你們出手相助,老夫不知還能不能坐在這裏。”薛訥便與周圍各將談起了元宵節被打這件事。“吳都尉,這三個年青人的武藝,老夫都己看過,很好!不用廝打了,讓他們直接進入牙兵隊吧。”
郭子儀三人急忙拱手謝過薛老將軍。
薛訥問他們:“你們是從哪裏來投軍?”
郭子儀說:“我們是從憲州過來的。”
薛訥沉吟了一下便問郭子儀:“我有一老朋友叫郭敬之,就在憲州作刺史。不知你是否認識?”
郭子儀說:“他正是在下家父。”
“真的?太好了,太好了。想不到在這裏遇到老朋友的兒子。”薛訥又問:“郭刺史有沒有給我捎信來?”
“家父是捎了一封信來給老將軍……”
“你幹啥不交來給我?”
郭子儀不好意思地說:“小人想憑真本事,一刀一槍取功名,所以沒有給您老人家投書。”
薛訥聽後直點頭:“好,好,有誌氣!就在老夫這裏好好幹吧,你會有出息的。”
後來,薛訥又當場圈出了三十人當他的牙兵,然後便離開了軍營,回到了並州長史府。( 48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