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金殿麵試欽點狀元 京師遊街爭睹風采(2 / 2)

殿前供奉又站出來宣布開考的第二個科目是“文字”。這次考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叫這二十個進士,根據此情此景寫一首七言詩出來,既可以寫七言律詩,也可以寫七言絕句。

題目一出,二十個進士便被允許席地而坐,在幾上揮毫寫詩。他們有的低頭苦思,有的托腮望著屋頂遐想,有的提著筆在試卷上塗鴉亂畫……

郭子儀正襟危坐,沉思片刻,然後將毛筆蘸滿墨汁,一揮而就。他舉手示意己經寫好。玄宗馬上叫高力士將郭子儀的是詩稿拿上來,讓高力士大聲朗讀:

七 律

感懷

去歲離家赴並州,

投軍隻為覓封侯。

灤河橫戟驚胡虜,

洮水彎弓擒敵酋。

昨日登科朱雀門,

今朝殿試勤政樓。

願效大漢霍驃騎,

刻石燕然名永留。

玄宗聽後拍手叫好:“好詩,好詩!年青人有誌氣,有抱負,是匹千裏馬!”

這時,其他十九位進士的詩歌都己寫好,陸續交了上來。其中有兩個寫的字就像雞爬那樣東歪西斜,不堪入目。高力士一邊看一邊笑個不停。這兩個是誰呢?他往下一看,原來是安祿山和史窣幹。

玄宗叫高力士把安祿山寫的詩念給大家聽。高力士便搖頭晃腦地念起來:

七 絕

受封

日出東方一點工(紅),

我們排對(隊)入皇宮。

皇恩真大笑口開,

跪地叩頭受朋(冊)封。

玄宗聽後也笑疼了肚子,後來他想這兩個是胡人,粗識文字,隻能寫出這種不倫不類的打油詩。這個也就罷了,不再追究詩中的錯別字所造成了的曲解,但是進士便不能當了。

殿試之後,高力士便將進士花名冊呈上給玄宗,由他禦筆欽定。玄宗打開花名冊,龍目仔細流覽,手執朱筆在進士名字後麵打分,重新排列名次。

高力士低頭接過花名冊開始唱名:“皇帝欽點一甲第一名郭子儀,一甲第二名程千裏,一甲第三名哥舒翰……共錄取十八名進士。落第之安祿山、史窣幹返回原籍溫習功課,明年再來應試。欽此。”

接下來就是熱熱鬧鬧的賜第、授官典禮。皇帝陛下高高地端坐在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整齊地排列兩邊。新出爐的十八位進士按皇帝欽點的名次排在金殿中間。

這時宮廷樂師開始高奏雅樂。隻聽見一派悠揚的絲竹之聲在宮殿中回蕩,緊接著鍾鼓齊鳴,高奏喜氣洋洋之曲調。

高力士高聲唱道:“一甲第一名郭子儀,賜進士及第,授左衛長史,官居次六品上階。”

郭子儀應聲邁著急急密密的碎步走上前,跪在丹墀旁。太監將次六品上階綠色圓領官服披在郭子儀身上,並為其斜掛起用紅綬帶連起來的大紅花。另一名太監則把六品一梁冠戴在郭子儀的頭上,將竹木笏插在他的右胸邊。

一甲第二名程千裏也賜進士及第,授安西大都督府右果毅都尉,官居正七品上階。一甲第三名哥舒翰同賜進士及第,授效轂府果毅都尉,官居正七品上階。

大約一個多時辰,全部十八位進士都己授封完畢。

早上巳時正,紅日高照,陽光燦爛,照得大明宮上的琉璃瓦黃橙橙的,更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十八名進士排隊出來後,經過了龍尾道,走出了丹鳳門。這時,兵部已在門前準備了三匹火紅色高頭大馬,以及鼓樂齊備的儀仗隊和舞獅隊。

兵部的牙兵一看見新科狀元郭子儀、榜眼程千裏、探花哥舒翰披著大紅花出來,馬上便迎了上去,將他們扶上了火紅色的高頭大馬上,按慣例在京城遊街。

隻見鑼鼓喧天,鐃鈸齊響,儀仗隊簇擁著郭子儀等三騎走出了丹鳳門,從興安門轉彎經過延禧門,又拐彎來到了皇城的朱雀門再轉過朱雀大街,往南遊經明德門和啟夏門。

一路上萬人空巷,個個爭著一睹新科狀元的風采。唐朝詩人徐夤寫的七律《放榜日》便描寫了狀元遊街的盛況:“喧嘩車馬欲朝天,人探東堂榜已懸。萬裏便隨金鴛鴦,三台仍借玉連錢。花浮酒影彤霞爛,日照衫光瑞色鮮。十二街前樓閣上,卷簾誰不看神仙。”

人們看到這三位貴人都生得如此高大威武,狀元郎郭子儀麵如冠玉,唇若塗脂;榜眼程千裏麵如重棗,目光如電;探花哥舒翰黃發黑麵,豹眼高鼻。百姓們都說今次武舉選出這三鼎甲,確是實至名歸,乃國家棟梁之材。

郭子儀等三人在儀仗隊的簇擁下過了啟夏門,來到曲江的杏園。這時,右相姚崇和左相盧懷慎已帶領文武百官等候在這裏,準備代表皇帝舉行杏園宴,以慶祝新科進士。(3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