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犯中原西夏興兵 贈金牌老祖遣徒(3 / 3)

太白金星說:“你怎知他不會作孽?現人間又將暴發戰爭,生靈塗炭,這些都是四太子及眾嘍羅作孽。”

龍王道:“太白金星你不要血口噴人。人間暴發戰爭自有人間的定數,與我兒何幹?”

太白金星將拂塵一甩,轉頭就走,邊走邊說:“龍王你好自為之。四太子如果繼續作孽,我將稟明玉帝,嚴懲不殆。”

峨嵋山上,狄青公子自遭水難,母子分離,屈指已有七載。一日他獨自思量:我生不辰,父親身居武職,祖父亦是名將,不料父親早亡,與母藉些薄產,苦挨清貧,命途多舛,九歲時洪水為災,室廬淹沒,母親被水漂去,存亡未卜。吾雖蒙王禪老祖救到山上,收納為徒,但母子分離,舉目無親,孤苦伶仃,實在傷心。師父雖說母親命不該絕,定有人拯救,自得重逢。但雖存希望,心中如何安放得下。幾次要拜辭師父下山,尋訪母親,無奈師父不允。今在山中七載,蒙師父傳授韜略,俱已嫻熟,他日果能安邦定國,建功立業,方遂我願。想我年已十六,正是少年英雄,應該與國家出力,師父教我待時而動,下山扶助宋君,但不知待到何時。

狄青正在胡思亂想,隻見童子呼道:“師兄,師父有話等你。”

狄青聞喚,即同童子前來拜見師父。說道:“蒙師尊呼喚,不知有何囑咐?”

老祖道:“賢徒,我推算陰陽,知你你災難已滿。今日命你前往汴京,一則你到汴京,該有親人相會;二則你不該在山修道,理應扶佐宋室。現在西夏猖獗,須你平定。趁此機會,速速下山吧!”

下山本是狄青夙願,但真要與老祖離別,心中又是十分悵惘,於是垂淚道:“師父,既然弟子災難已滿,可以離山,但蒙師父拯救教育七年,今日分離,實覺不忍。”

老祖笑了笑:“賢徒不忍分離,雖是師徒至情,但男兒誌在四方,為國效力,匡扶正義,乃英雄本色。斷不能久留。”

狄青又說:“既然師傅決心已下,徒兒謹遵師命。不過,弟子思親念切,意欲先回山西故土,找著母親,然後到汴梁,不知可否?”

老祖繼續微笑著道:“賢徒,我許你到汴梁,自有親人相會,豈能誤你與親人團聚,沒有必要再回故鄉了。”

公子思想道:師父命我速回汴梁,說有親人相見,想必是我母親了。隻得諾諾應允,但盤費毫無,那裏走得?不免要求師父指示。

老祖卻冷笑道:“男子漢大丈夫,盤費小事何須掛慮。你身受安邦定國之重任,神通法術才是頭等大事。”

公子聽了大喜,“上啟師尊,有什麼神通法術傳與弟子?”

老祖一招手,童子呈上一盤。老祖道:“我有兩件法寶與你,此寶名‘人麵金牌’,急難之時,將此寶蓋於臉上,口念‘金牌金牌到’,自然退敵。這小小葫蘆,內藏七星箭數枝,如逢勁敵,危急之時發出一箭,其捷如風,敵人必死無疑。今贈你二寶,今後你一生建立功勞,安民保國,賴此二物,須謹細收藏,勿得輕視。倘成功後,二寶仍要收還。”

狄青聽了,滿心大喜,雙手殷勤接過。細看人麵金牌,倒像小孩玩具,隻是金光閃閃。將它貼於臉上,頓覺渾身熱力四射,口念“金牌金牌到”,一股強力頓時暴發,電閃雷鳴,山動地搖。童子被震數丈之外。葫蘆內數枝七星箭,細細看來,約有三寸餘長,兩頭尖小,銳利非常,霞光炎炎衝起,狄青知是寶貝之妙。

老祖道:“我今與你子母錢一個,須當謹謹收藏,便是你盤費日用了。趁此天氣晴明,下山去吧!”

公子稱:“是,弟子就此拜別了。”說完,肩負行囊,邁開大步而去。

老祖暗暗歎道:“好個少年英雄。實乃國家之棟梁,西羌雖有猛將雄師,有何慮哉?但狄青此去,尚有微災,雖然先曆些苦難,後來自然顯貴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