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李秋言又是早早的醒了。
雖然身體很累,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提著一股勁,還是早早就醒了。
李秋言撈出鹵肉,又用一個大罐子把鹵湯裝上。
這時王氏也回來了,她早上起得更早,起來就去了吳大娘家。
自己要忙活店裏的生意,實在顧不得家裏這一攤子了。
好在吳大娘的婆婆很是硬朗,也很爽快就答應了這些天幫忙管中飯和晚飯。
王氏一再謝過。
昨日晚上自己沒回來,李向東李向西就各自回家了,王大牛王二牛則是自己隨便吃了一點,想想累了一天吃不上個現成飯,王氏還挺內疚的。
這不一大早就去安排了。
大家吃完早飯便也出發了。
今天的生意比昨天更好。
李秋言看到外麵排滿的長隊,不得不去了一趟木匠家,怎麼說也跟木匠說不明白,最後以自己拙劣的畫工,畫出了現代大排檔常用的折疊木桌子形狀。
木匠表示很感興趣,會盡快做一些試試。李秋言這才放心了。
這時候時間還早,李秋言就拐到了碼頭上,隻見小小的碼頭,賣鹵下水的足有四五家,大致觀察一下,也算各有特色了。
李秋言轉了一圈,見張村那個攤子上還剩餘著不少的肉。
這時下水的原材料漲價不說,做的人也多。
一番競爭,別說掙錢了,生意差的不賠就算好事了。
李秋言不免偷笑一番便走了。
王二牛雖說是第一天跑堂,倒也有模有樣,聽李秋言的話頭上係了布巾,脖子上掛了一個雪白的毛巾。
半新不舊的洗衣服也是洗的幹幹淨淨,看起來倒挺有那個意思的。
李秋言心想,以後有時間了,倒是要整一些統一的服裝,應該會更好看。
今日比起昨日,雖說生意更好了,但大家也都更有經驗了,因此忙而不亂。倒是很和諧。
和李向北交代了,讓他隻管著鹵肉那攤就行,李向北便趁有時間的時候,把今日的五副下水清洗幹淨了。
收拾完碗筷,李秋言便把鹵肉鹵在了後院的灶房,她現在摸索出一種全新的鹵肉法子,先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慢的燜一夜,做出來的肉又軟爛又入味。
交代了王二牛鎖好門,睡之前再看著點火,李秋言一家人便回了李家莊。
王氏回到家沒一會兒,吳大娘便過來了:“今日有兩個人過來找你嫂子,也不知是什麼事,就看你嫂子的臉色挺難看的把人扯走了。”
王氏心想難道讓李秋言說中了。
嘴上也沒漏風聲:“可能是親戚吧。”
吳大娘撇撇嘴:“我看哪,不像,倒有點像討債來的。”
“我大伯娘咋會欠債?”李秋言在外麵聽到了,掀起簾子進來懶懶道。
吳大娘看看李秋言臉色,笑了兩聲:“我猜的唄,要不你大伯娘臉色那麼難看呢。我看啊,那倆人八成還要來。”
閑聊了一會兒,吳大娘便告辭了。
看吳大娘走了,王氏跟李秋言道:“言言,若是真的,那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咱還替大伯娘還債不成?”李秋言反問道。
“......”王氏也不知說什麼是好了。
李秋言也轉了話題:“娘,要不要數錢?”
王氏也默默跟著李秋言轉了話題:“今日賣了多少?”
李秋言喜滋滋的:“有五兩多。”
天哪,王氏捂住了嘴巴。
一個小小的餐館,竟然這麼掙錢。
王氏疑問的眼神看向李秋言,李秋言也笑了。
因為昨天店裏並未備酒,今天一早,便去酒水鋪定了兩種燒酒來,顧客看店裏有酒,自然喝的人也多了。
碼頭上有些人中午也過來吃午飯,可不是生意就這麼好麼。
不過這是毛利啦,除去成本,估計也就掙毛利一半多的樣子。
聽了李秋言的解釋,王氏眼睛依舊亮晶晶的。這樣再累也值得。
李秋言暗笑,這就開心了,若是紅薯大豐收,娘還不知道要開心成什麼樣子。
說起紅薯,好久沒去山上看看了。
李秋言便決定明天上午先早點去山上一趟,再去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