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

楊氏不妨李秋言剛剛展示完禮物坐下,就這麼猝不及防的提起了這一茬。

看著李秋言亮晶晶的眼睛。

楊氏竟覺得頗有些不自在:“沒有呢......”

對於去老三家的新宅住,她也不是不心動的。

那宅子蓋的多敞亮,地方又大。

各色陳設,一應俱全,看著就精致的很。

不誇張的說,怕是地主老財都住不上這樣的院子。

那當然想也知道,住過去肯定是很舒適的。

孩子們能想到邀請自己,她就已經很高興很感動啦。

至於真的去住,楊氏是真的沒這個打算。

人老了,就免不了遭人嫌棄。

楊氏一向想的通透。

既然已經分家,總不能看誰家日子過的好,就貼到誰家吧?

眼下兩人還能幹。

若是等到老了,實在幹不動了。

到需要養老的那天,也定然是要從李老大家先住起。

輪著每家住些時日才是正經。

沒看楊氏除了伺候沒娘家的老四媳婦兒周氏月子之外。

就寧可讓老四天天接送拴住,也不願過去住嗎?

這時候搬過去,別人說不說自己兩口嫌貧愛富不說。

就是李老大那裏,估摸著也會有些不自在。

她的種種顧慮,不一而足。

這些李秋言也不是一點也不知道。

但她才不管楊氏想什麼呢。

除開一開始剛穿過來時的不愉快,楊氏對自家,也是沒得挑剔的。

不說旁的,就是那娃娃作坊的租錢,楊氏隻象征性的收了段日子。

自從知道娃娃作坊全歸了李秋言,就再也不肯收了。

哪怕這些租金,對李秋言來說已經不算什麼。

楊氏也很堅持:“自家孩子用房子,那不是應當的嗎?要錢成什麼樣子?”

許是怕李家其餘三兄弟有意見。

楊氏還特別與他們講了,這房子,是她做主給李秋言用的。

“你們這是用不著,用得上的話,也是一樣。”

楊氏放出話來,其餘人現在多多少少的都靠著李秋言生活。

還真沒有人提出什麼意見。

李向南一家心裏就別提多溫暖了。

每每趕集或者什麼,都會帶些東西給楊氏回來。

雖說花費都遠遠超出了那些房錢。

感情倒是更親厚了。

而老李頭,雖說有些偏心大兒子。

但都是自家兒子,大致也是過得去的。

李向南家蓋了新宅,於情於理來說。

接兩位老人過去孝順孝順,是十分應當的。

至於婆媳同住會不會讓王氏覺得不舒心嘛。

自然是不會的。

王氏這個人本就十分豁達。

眼下又被大家笑稱一句王大總管,有著各處的活計忙碌,眼光也長了許多。

這些天又與楊氏處的不錯。

更別說,李向南還主動提出要王氏的爹娘過來。

王氏心中感激,對於公婆過來,她也是很歡迎的。

李秋言眼下瞪大了眼睛:“奶奶,眼看就到搬家的日子了,還不收拾啊?”

楊氏沒辦法,隻得硬著頭皮開口拒絕一片熱忱的小孫女兒:“我和你爺,就不過去住了吧。”

果不其然,在孫女眼中,她看到了一片不讚同。

楊氏正要一一與李秋言解釋。

譬如畢竟已經分家,老兩口過去有些不合適啊。

又譬如這老房子沒人住怕壞啊。

再譬如......

一大堆的理由。

但李秋言壓根兒不想聽,眼睛看向正與何大儒聊天聊得熱乎的老李頭:“爺,這新房間,我爹可都給您們準備好了,我娘還給你們做了新被褥,估摸著這會兒都鋪上了。”

果然,老李頭啊了一聲,扭頭也看向了楊氏:“老婆子,這......”

若是沒準備好就算了。

這也不好辜負孩子們的一片心意吧?!

要老李頭說,他本來就挺想去住住那青磚房的。

兒子有出息,又孝順。

哪怕過去住上一頁,也有麵子不是?

還不是楊氏一直不同意嘛。

老李頭也一直不敢多說。

眼下,有李秋言在。

他就有膽子啦!

可惜,老李頭隻說了四個字,就換來了一記楊氏的暗瞪。

想也知道,楊氏的想法,嫌這老頭兒,給她拉後腿了唄。

行吧,老李頭默默的摸摸鼻子。

隻能給了李秋言一個愛莫能助的眼神。

新房想住,他卻不敢挑戰老婆子的權威啊。

李秋言的嘴角默默抽了抽,爺,您這是不是有點太過沒用了些?

正當李秋言想著要如何勸說之時。

那廂,何大儒悠悠的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