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初從戎嶽飛探營 曉大義嶽母刺字(2 / 2)

就在這時,忽聽遠處人聲傳來:“大王要咱兩尋山,咱倆還沒吃飯呢。”“是金兵?”“噓!”嶽飛眼光一掃,三人嗖得聲躲到小路邊低窪地的矮叢中。兩個尋山的金兵邊抱怨邊走過來。到得近了,嶽飛一使眼色,張憲忽的叢中挑起,一把撤到一個滾下窪地。另一個見狀不好,剛想逃,被王貴叢後麵竄出,一匕首插在腰間,啊的一聲慘叫,手裏的堂羅也落地了,人也撲通一下倒下去。摔落窪地的這時已被張憲製服,嶽飛拿繩索綁了,塞了嘴。三人相視一笑,這趟沒白來,抓個活得回去複命。

六月的天,小孩的臉,剛才還夕陽餘輝,轉眼間幾聲悶雷,大雨即至。看時辰已快戌時,三人隨即下山,嶽飛馬好,親敷馱俘虜,三人冒雨往榆次縣飛馳。

雨越下越緊,風雨模糊了嶽飛的雙眼,卻模糊不了嶽飛殺敵報國的雄心和臨行前母親的叮嚀。。。。。。

半月前出征時,也是一場大雨,嶽飛特回家辭別父母,父母見嶽飛又喜又悲,喜的是嶽飛終學有所成,可上報國家祖宗之恩,悲的是這一去疆場骨肉分離,不知何時才能相見。父子三人抱頭痛哭。嶽母道:“兒啊,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兒此次出征,應盡心上陣殺敵勿念父母,以報國恩!”嶽飛含淚點頭。嶽母又道:“兒啊,你此次上陣不知何時能歸,為娘給你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字,望你心同此字,精忠報國!”嶽飛淚如雨下,道:“兒定不負父母期望!”說罷嶽母含淚在嶽飛後背刺下這四字,這四字也是嶽飛故事千百年來為後人流傳之魂,也是中華民族之魂。。。。。。

想到這些情景,被淚水和雨水模糊雙眼的嶽飛,鼓起勇氣縱馬疾馳,不一刻三人順利回營。徐斌見三人獲俘歸來甚慰,遂立即提審俘虜。那人交代,山腳金營乃金國大太子粘罕率領,本要南下攻打榆次縣城,由於朝中有旨,明日即要開拔北返,徐斌問金人獲勝何故北返,那人卻說不知。

這時以近三更,忽然帳外一陣喧嘩,“大人,有旨意!”一個探馬飛奔入帳,貼身取出公文,呈上徐斌。公文道:“前日太原被圍,卿等馳援有功,今朝廷已與金人議和,圍攻太原、東京之金人已然北歸,召卿等返回相州駐地,論功行賞。樞密院知事、河東河北路宣撫使李綱。”徐斌閱畢到暗思:“此人所言不虛,金人是要退兵了。”即將公文傳於嶽飛與眾兄弟觀看。嶽飛看罷,朗聲道:“既然金人要退兵,吾等應乘勝追擊,何故南返?”“鵬舉!不可妄言!朝廷已與金人議和,豈可再戰?何況敵眾我寡,戰而能勝乎?”徐斌斥道。嶽飛與眾兄弟默然不語。嶽飛暗思到:“吾等並未陣前殺敵立功,光複國土,何故領賞?”

翌日,徐斌即率軍開拔,半月後南歸相州。嶽飛俘敵有功,補進義副尉。一時相州傳為美談,人皆呼之為嶽郎!

這正是:

金賊入寇國遭侵,英雄初征誓為存;

嶽母刺字曉大義,探營俘敵立首名!

欲知後事如何切聽下回分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