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泰晤士報的專訪(1 / 2)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東城與《調音師》完全引爆整個戛納電影節,這一部由中國人做導演拍攝的,完全是由西方人出演的,講述人性本質的電影超出所有人預期,成為最風頭無二的電影作品。

就連張一謀的大作《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的消息,都沒有能蓋過去!

“年僅二十歲!華人導演史密斯張的《調音師》點燃戛納電影節,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共有十三萬人次觀看!”――香港《東方日報》

“短短十三分鍾,十三萬人觀看,倫敦電影學院導演係學生讓戛納震驚!”――英國《每日郵報》

“華人之光閃耀戛納,繼張一謀大作獲技術大獎之後,年輕導演張東城的作品備受好評!”――華夏《人民日報》

不隻是媒體,電影節組委會的重視,以及暴棚的人氣,無與倫比的口碑,也吸引了無數導演前來觀摩,欣賞,在與普通影迷們一樣連看幾遍後,感慨著,歎服著在放映室外的留言牆上,寫下他們的理解與讚賞。

“這是本次戛納電影節上最為出彩的一部電影,內容緊湊扣人心弦,最後的故事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這真不像是位年僅二十歲的導演能拍出的電影!祝你成功,當然,你現在已經成功了!”――JeanneMoreau,法國著名演員,本屆電影節主席。

“《調音師》太精彩了!我看了三遍!我提出一個看法,坐在沙發上死去的老者平靜而刻板,釘子直入太陽穴,毫無反抗痕跡,這死者可能才是真正的盲人!導演的創意簡直匪夷所思!”――埃米爾?庫斯圖裏卡,南斯拉夫天才導演,本屆電影節上憑《地下》一片,斬獲金棕櫚大獎。

“我為我自己的黃色皮膚而驕傲,我為中國又出了一位名震天下的年輕導演而自豪,加油,張東城!”――張一謀,中國導演扛鼎人物,本屆電影節憑《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一片獲技術大獎。

一片叫好讚譽聲,如潮水般席來,讓張東城如同陷入到巨大的幸福漩渦中一般,頭昏目旋,不能自己。

“史密斯先生,能否接受一下我的專訪?我是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約翰!”

“打擾一下,史密斯先生,我們聊聊您的電影吧,隻打擾您幾分鍾時間,我是法國費加羅報的記者!”

“史密斯先生,我是法國電視四台,電影體育頻道的記者,能邀請您能參加我們的訪談節目嗎?”

當住在青年旅館,因為興奮而整夜沒睡的張東城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揉著朦朧的睡眼跑去開門後,卻驚恐地發現門口擠著幾十位記者,手裏拿著長槍短炮,對著自己一陣猛拍!

“哦,天啊,你們要采訪我,總讓要我洗個臉,修整下形像吧。”張東城無奈地說著,卻擋不住這些搶新聞如同打仗一般的記者,被他們毫不客氣地衝了進來。

“嘿,我說各位,我是史密斯張大導演的經紀人!有什麼事先和我說!”阿達曼穿著一條褲叉便跳了出來,聲音大的讓記者們都自覺地閉上了嘴。

“我去洗漱一下,你先幫我招呼他們,另外,我想接受英國媒體的報道,畢竟我們現在還離不開英國。”張東城急急忙忙地在阿達曼耳邊輕聲說道,然後連蹦帶跳地躲進洗手間,匆匆忙忙地洗了個澡。

等他一切搞定,神輕氣爽地走了出來,張東城發現大部份記者們都不見了,隻有為數不多的兩位記者坐在阿達曼麵前,說笑著。

“哈哈,我的史密斯大導演,你現在這型像可是不錯!”阿達曼對收拾好自己,再沒有剛才睡眼朦朧衣服淩亂的張東城笑道。

“嘿嘿,還行吧。”張東城打了個哈哈,在沙發上坐了下來。

“史密斯先生,我們是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我叫丹尼斯,這是我的同事,巴奈特。”一位年紀看上去三十四五歲的記者接過話頭,禮貌地向張東城微笑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