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鬆蘿茶(1 / 3)

在飯食上,炒茶工也優於宅裏的下人們,每日六菜一湯,葷素搭配,申時還有下午茶供應,翡翠燒賣、湯麵餃、金剛臍、桂花糖芋艿……廚房裏換著花樣做。

戌時末還會有頓夜宵,隻是規定每六日晚隻允許加班兩回,以免熬壞身體,影響進度。

雪蓮出去參加宴會,吃到好的,第二日的菜品會從酒樓裏預訂,像有名氣的豬八碗,八冷碟八熱碗,就很受炒茶工們的歡迎,休寧的豬八碗是地道績溪縣的口味。

徽州有“江村朝獻、桂林社,溪頭龍燈、竦口會”四大酬神聖會,而其中竦口殺豬酬神會是最壯觀的,因此這豬八碗也十分的有名氣。

酒樓裏的豬八碗比較精致,花樣多,客人們可指定豬八碗的種類,像紅燒、清燉、清蒸獅子頭,紅燒、冰糖、鹵蹄膀,紅燒肉、梅菜扣肉、夾沙肉、紅燒排骨、爆炒腰花、炒豬肝、溜肥腸、燴豬肚、炒豬心、豬肺燉蘿卜、豬血湯……

離著雪蓮在休寧四進的宅子最近的飯館叫品香館,隔著兩條街,都位於休寧縣城的東城,地處繁華區,交通、購物都十分的便利。

晌午品香館派出夥計送席麵,又掐著點送點心收回碟子,還會送些飯館自己醃製的佐粥小菜,服務、用心都是一流,無怪乎生意興隆。

雪蓮受此啟發,為著長遠打算,又為了摟草打兔子,往來不空檔,於是讓陸成在城內四區購買相鄰的店鋪,實在沒辦法相連,挨著近也成,將化妝品店、私房菜館、烤肉店開起來。

清河縣城的總店,源源不斷的培養著人才,即便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水平,但邊幹邊學也是給學徒實踐的機會。

休寧的布局雖有些急切,臨安城的林嘉山莊方才起步,這邊又鋪展開來,柳翠等人分身乏術,但雪蓮又沒想著將店鋪都開成精品,先搶占了市場再說。

雪蓮負責動嘴,而陸成這個大管事卻是跑斷了腿。

好在除了從清河、西塘和百花調來人手,專管竹林維護的薑大金帶著兩個徒弟、清河“俏佳人”鋪子的管事銀柱帶兩個徒弟水生和江生、常八帶了兩個手下、錢師傅的兩個徒弟,還有他的四個徒弟常九等人受他差役,不然可得累壞他一把不算老的骨頭。

陸成也不藏私,細心的帶著手底下的四個徒弟,常九跟的早自是排在頭,雖年齡最小的一個,卻因占了一個先字而成為了大師兄,其他三人都是臨安城慈幼院孤兒出身,跟了陸成認了幹親,便也隨了陸姓。

這些人都是經過千挑萬選,並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給陸成當徒弟、讓他認幹親。

這些人都是往管事上培養,今後在雪蓮的商業帝國中會有一席之地。

因此三人棄了原來的名字,重新按年齡大小喚作陸大忠、陸大勇、陸大全。

他們不僅跟著陸成學著管事,也跟著習武,梁思空有空,也會指點一番。

這四個人年齡不大,十五六歲的年紀,因著沉穩、忠厚被選中,自也不負眾盼,勤勤懇懇,虛心向學,互相友愛,相互扶持。

與雪蓮簽下契約的幾百名少年少女,自是不缺乏忠誠可靠之人,但大部分人還是需要按步就班進行培養,從品行教育開始,從三觀上入手,因材施教進行技術的培養,能力的挖掘和輸送,但現下隻能事急從權,選出得用的先行培養。

忙忙碌碌中半個月過去,如今已經不分新老茶工,炒茶技術都在炒製中提升得爐火純青。

炒茶工們平均一日可炒茶二百多斤,雖天氣越來越炎熱,但因能循環硝石製冰,所以炒茶房內由四個冰盆增至八個冰盆,且炒製茶葉的時間避過最熱的幾個時辰。

清早卯時初開始炒茶,到巳時正停工,眾人清洗休息吃午飯,申時初繼續上工,做到晚上戌時末下工。

這樣的安排,讓炒茶工作進行的事半功倍,更是讓茶工們交口稱讚,尤其是那些老茶工們都誇東家仁義,更是賣力的炒製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