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鬆蘿山莊(1 / 3)

用於種糧的山莊,叫穀滿倉,另外兩個相連山頭稱鬆蘿附屬山莊,單獨的一個叫炒青山莊。

這些山莊開墾後都用於種植鬆蘿茶株,且為了肥地,地裏行間還點了豆子、苜蓿和紫雲英。

種植豆子是為了給鬆蘿農莊的豆腐坊提供原料,做豆腐出豆渣,既滿足工人們食用需求,又能喂養家禽、家畜,還能養魚。

臨安城林嘉山莊的眾位手藝人,在忙完林嘉山莊的各項飼養工作後,馬不停蹄的又趕來了休寧縣城,帶著徒弟們奮戰一線。

臨安城的慈幼院是輸送人員的第一步,西塘是人員培養的第一步,而休寧城的廣袤土地,卻是給眾人一個實踐的大平台。

畢竟臨安城寸土寸金,即便是城外的土地,也大都有主,想要購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臨安城外的林嘉山莊因為可利用土地少,收成少,原來的主人同薑員外是故交,方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並將之拿下。

在休寧城外鬆蘿農莊、山莊道路修好後,選了晴朗之日,迎春姐妹在陸成大管事、承恩一家的陪同下前往視察。

山莊從休寧縣西門出發需三刻鍾的時間方能到達,進入山莊之前要經過長約百米,寬兩三米的一線天峽穀通道,峽穀外築起高牆是第一道屏障,峽穀內壘起第二道屏障。

通過一線天,便立時視野開闊,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縱橫,雞犬相聞。

順著山腳下一條人工鋪設的三米寬大道向前行,路邊圍著密密的灌木植物如同天然籬障,一眼望去翠綠喜人,像一張綠色的地毯,上頭點綴著淺紫、淺紅、紫紅和白色的花朵。

陸成見雪蓮等人都看著綠色籬障,便說道:“那是木槿,花能食用,葉子能用來洗頭。”

雪蓮心內默默的想著,私房菜館又能多一份食材。

木槿花瓣不僅食用有滋補的功效,用木槿花煎水洗臉,還可美化容顏;而用葉子汁洗頭又能滋潤秀發,能讓頭發自然烏黑,還可治頭皮癬,去頭皮屑。

在現代,薑雪蓮是一個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的人,喜歡看書,喜歡製作,喜歡烹飪,喜歡學習。

她學習一切未掌握的知識,積攢下一摞摘抄本,記下一種偏方,寫下一種美食,抄錄一首詩,摘抄一段話……

她會抄寫一切她認為有用的東西,然後買來材料,自己製作,也歸功於這些折騰,才讓她在新的天地能夠一展身手。

因著山勢通往山莊隻有一條山路,擴展寬約三米,可供兩輛馬車通行。

如今石板路隻完成了一半的鋪設,也因為山勢的險峻,可利用的山地雜七雜八,遍布不均,無法連成片,陸成才能順利並低價購進了這連起來的兩座山頭。

山上原有的茶株保留,又開辟了新地界,岩石處開鑿成攔水壩,引了山泉水流入,開出的土地埋底肥栽種茶樹。

茶園雖沒連成片,但也上下交錯,排列在山路兩側,有的山埂低矮,有的地方高約兩三米,這樣的地勢正是雪蓮想要的,杜絕宵小的窺探和攀爬。

馬車順著山路上行,陸成騎馬跟在一旁,邊走邊介紹。

他指著山腳下的幾排大棚說道:“那一排大棚裏飼養的是地龍,一部分就地取材,選了背陰處強壯的地龍,放到提前鋪好基料的地壟內飼養,一部分是從西塘運來的帶種蚓蟲繭的基料。養殖工也是從西塘選了能幹又掌握飼養方法的師傅,布置營養基的活不假手於人。”

雪蓮點點頭:“陸大伯費心了。”

陸成憨憨的笑了兩聲回道:“都是小人分內的事。”

坐在馬車裏的迎春瞅著生長茂盛的木槿,悄悄的伏在雪蓮耳邊說道:“一會兒忙完正事,咱們摘些木槿葉子回去洗頭可好?”

陸成回過頭就望見小姐妹倆竊竊私語的模樣,一如他的一雙兒女。

因著要上山莊視察,姐妹倆穿的清清爽爽,迎春穿著杏紅的紗裙,雪蓮穿著嫩黃的綾裙,吉祥如意兩個丫鬟穿著銀紅色的比甲,幾人安靜的坐在車內,在這充滿綠意的山莊裏,顯得分外的嬌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