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少年積澱:骨子裏的商業火苗 三、不認命的倔小子推開龍門(1 / 2)

第一輯 少年積澱:骨子裏的商業火苗 三、不認命的倔小子推開龍門

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即使再有理想,也隻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如果許家印一直都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周口農村,即使他再不認命,再上進努力,最多也隻能成為周口農村的風雲人物。但是18歲時太康縣城一行,讓許家印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冰山一角,從而他便有了奮鬥的目標,那就是離開農村,到城裏去,去開辟屬於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是啊,對於出身農村的許家印來說,要想扭轉自己的命運,就一定要離開農村,到城裏去見更多的市麵,尋找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

談起自己第一次進城,直到現在,許家印依然清晰的記得當初進城的情境,當時交通不發達,要去縣城,隻能靠兩條腿走路,如果運氣好,興許能遇上馬車,可以順便捎帶一程。可惜許家印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他和幾個同學帶著窩頭和水整整走了一天,到傍晚才到縣城,初到縣城,周邊的一切都讓許家印興奮異常,他和同學們顧不上一路的疲憊,在縣城裏興奮的逛了又逛,逛累了就在郊外的玉米地裏吃著帶來的冷窩頭,困了就在玉米地裏躺著睡覺。

這次進城對於許家印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當他躺在玉米地裏的時候,就幻想著自己也能在城裏有一席之地,和夥伴們談笑風生時,許家印還一臉認真的說“看誰先混出名堂”。自此以後,進城就成了許家印執著追求的目標,為此,他苦學駕駛技術,為的就是進城找開拖拉機的工作,參加高考失敗後,仍然不屈服命運,繼續奮戰為的就是離開農村,到城裏去。毫不誇張的說,許家印的少年是在與命運的抗爭中度過的,在別人眼中,他是個不認命的倔小子,在自己心中,他是個不服輸的戰鬥者,不成功就絕沒有放棄的理由。

許家印的成績一直不錯,初中畢業後,很順利的考上了高中。那時候的高中生可以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了,所以許家印在村裏常常成為同齡人羨慕的對象。可是由於“文革”運動,學校都在大搞批鬥運動根本沒法正常上課,所以許家印的高中是在半讀半工中度過的。

不管是上學還是做工,許家印始終都有一個堅定的想法,那就是離開“農村”,到大城市裏去開辟前程。文革打斷了許家印通過考試改變命運的想法,不服輸不認命的許家印便想著法的通過做工的渠道去改變命運。在當時的農村,開拖拉機可是個風光活,但是開拖拉機需要技術,更關鍵的想開拖拉機的人都排著長隊呢,這麼多人想開拖拉機,可不是人人都能如願。許家印為了得到這個崗位,專門請村長和書記喝酒,因為決定權在村長手裏。村長喝了許家印的酒,自然給許家印留了一個開拖拉機的崗位。

剛開始,許家印跟著村裏的老拖拉機手學駕駛技術,老師傅教的盡心盡力,許家印腦袋瓜聰明,學的也認真,很快就成了司機。直到現在,許家印回憶起那段歲月,還能清楚的記著拖拉機“吸壓爆排”的工作原理。當了幾個月的司機後,許家印漸漸摸清了門道,所以不認命的許家印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去城裏闖闖。可是,怎樣才能在城裏找到工作呢?許家印的鄰居有個舅舅在城裏公安局工作,於是許家印懷抱希望寫了一封信,並期望能夠通過這封信在城裏找一份開拖拉機的工作。可是,令人無奈的是,信寄出後便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時至今日,許家印也坦言當時自己實在是太單純了,從未蒙麵的人怎麼可能會因為一封信就幫助自己呢,況且當時在城裏找工作並不容易。事實雖然如此,但不難看出,當時的許家印想進城工作的想法真的很強烈,即使是明知道希望不大,也一定要試一試。雖然這次進城的想法泡湯了,可他並沒有灰心,許家印從小就是不認輸的人,不管遇到怎麼的困難和挫折,對於自己堅定了的信念,絕對不會輕易動搖。對於進城的想法,許家印從來都沒有放棄過。

因為不能去城裏開拖拉機,無奈之中,許家印隻能留在農村幹農活。在此期間,許家印挖過大糞,也當過保安,他一直都隱忍著,暗中積蓄著,隻要一有機會,就要走出農村,到城裏去。

許家印是高中生,在當時算是文化水平高的,所以很容易便得到了村裏的重用,許家印被安排去協助隊長工作,掏大糞是又髒又累的活,誰也不願意幹,於是許家印就帶頭做表率,認真的掏大糞,認真挑著擔子,把大糞挑到地裏肥田,在許家印的帶領下,大家也慢慢改變了對“掏大糞”的看法,幹活也逐漸積極起來。後來,許家印還當過“大隊治保員”,那時候相當於民兵,實際上工作性質和現在的保安差別不大。相比掏大糞而言,這份工作顯然輕鬆了不少,可是,許家印並沒有因為這份輕鬆的工作就忘記自己進城的目標,隻是,進城需要一個機會。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下達通知恢複高考,由於高考早已經間斷多年,所以這一次的高考招生對象十分廣泛,工人、農民、上山下鄉的知識分子、複員軍人以及應屆高中生等都可以報考。得知這個消息後,許家印知道機會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終於來了,沒有絲毫的猶豫,許家印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報名了,然後開始了突擊式的功課複習,因為這一年的高考時間安排在冬季,複習時間十分倉促,所以許家印格外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