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幹什麼事情,經驗教訓和知識技術同樣的重要。
富蘭克林的時間觀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出色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物理學家。
富蘭克林曾經在《新英格蘭報》承擔排字、校對等工作。有一天,在富蘭克林所在報社前麵的商店裏,一位猶豫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男人終於開口問店員了:“這本書多少錢?”
“一塊錢。”店員回答。
“一塊錢?”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
“它的價格就是一塊錢。”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後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這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於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這個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
“一塊兩毛五。”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塊兩毛五?你的店員剛才還說一塊錢一本呢!”
“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願倒給你一塊錢也不願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驚異了。他心想,算了,結束這場自己引起的談判吧,他說:“好,這樣,你說這本書最少要多少錢吧。”
“一塊五毛。”
“又變成一塊五毛?你剛才不還說一塊兩毛五嗎?”
“對。”富蘭克林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最好價錢就是一塊五毛。”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出去了。這位著名物理學家和政治家給他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於有誌者,時間就是金錢。
生命悟語:
我們學習、辦事是否高效從來都是與我們對時間的態度是否端正,使用時間的方法是否合理分不開的。
一方麵,一個珍惜時間、善於使用時間的人必然是高效的。對於那些成功者而言,他們的第一個共性就是:珍惜時間的價值,更懂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時間。
另一方麵,講究學習工作的方法也是獲得高效的一個有效途徑。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並不是他不珍惜時間,辦事拖拖拉拉,而是因為他沒有掌握辦事的方法,在一種比較笨的方法中浪費了時間,當然就不能高效了。
紅色的報春花
達爾文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曾進行過五年的環球旅行,對大自然有著深刻的了解,寫下了對生物科學研究起著重大作用的《物種起源》一書。
從小,達爾文就對周圍環境非常感興趣,特別喜歡鑽研問題。
一天,小達爾文跟著父親到花園裏散步,花壇裏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美麗極了。他見其他花有好多種顏色,而報春花隻有黃色和白色兩種,就對父親說:“爸爸,要是報春花也有很多種顏色,那該多好呀!”
父親笑著說:“你這個小幻想家,好好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辦法。”
過了幾天,小達爾文對父親說:“我已經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我要變一朵紅色的報春花送給你。”
父親隨口應道:“好好好,我的小寶貝,你去變吧,變出來的話,它將是我們英國第一朵紅色的報春花。”
又過了幾天,小達爾文大聲喊著跑到爸爸麵前,把手伸到爸爸跟前說:“爸爸,你快看呀!”
父親一看,捧在兒子手裏的果然是一朵火紅色的報春花,美麗極了。
“小寶貝,你是怎麼變出來的?”爸爸驚奇地問。
“研究出來的唄。”小達爾文驕傲地說,“你曾經說過,花每時每刻都在用根吸水,並且把水傳到身體的各個地方去,於是我就想讓報春花喝些紅色的水,傳到白色的花朵上,那麼花不就會透出紅顏色來了嗎?昨天,我折了一朵白色的報春花,把它插到紅墨水裏,今天它就變成紅色的了!”父親把兒子抱了起來,親了又親。
由於達爾文對大自然有濃厚的興趣,經過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後來成了偉大的生物學家。
生命悟語:
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指出:“所有智力方麵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
學習興趣是一種非常現實而且活躍的心理成分,在學習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情、某個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一定會積極主動地懷著愉悅的心情去探索、學習,而從不會認為這是一種負擔。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學習的最佳動力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
歌德與書的故事
歌德是德國著名的詩人。但是,在歌德小時候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僅不愛學習,而且還非常厭惡學習。那時他把學習當作自己最大的敵人。當時小歌德成天隻知道玩,他挨了很多的罵,也挨了不少的打,但是無論他父親怎麼做,都不能讓他安心地學習。
一個偶然的機會,歌德的父親見到了著名人類學家福斯貝先生,他是一個熱衷於兒童教育的人,他講了許多名人受教育的故事給歌德父親聽,歌德父親從他的談話中受到了許多啟發。
回到家中,他對歌德運用新的教育方式,並改變了態度。他跟小歌德講了許多曆史上偉人的故事,並告訴他,那些偉人從小都是愛讀書的孩子。
他的父親一開始也不要求小歌德什麼都聽從他的,他隻是讓小歌德在潛意識裏慢慢地把讀書、學習和偉人聯係在一起,對學習有一個新的認識。
一天,他父親與一個朋友正在談一個流浪漢的故事,當他發現歌德在旁邊時,歌德的父親故意提高了聲音說道:“聽說他小的時候也不愛讀書,隻知道玩,他認為不讀書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是長大之後,因為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想找個工作也找不到,隻好變成一個要飯的人了。”
父親的話給了小歌德巨大的震撼,他想,我是要做一個高尚的人,還是要做一個要飯的人呢?第二天,小歌德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主動要求學習,並不顧一切地拚命學習起來。他的行為告訴人們,他選擇了去做一個高尚的人。最後,小歌德成了一個高尚的人,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其實,任何孩子都可能像小歌德一樣做到這樣的轉變的。
生命悟語:
在終身學習的社會裏,培養熱愛學習的習慣,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越來越重要。要堅持終身學習,就必須熱愛學習,隻有好好學習各種知識才能為我們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修建自己的碼頭
有一個人一直想成功,為此,他做過種種嚐試,但到頭來,都以失敗告終。他非常苦惱,就跑去問他的父親。他父親是一個老船員,他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要想有船來,就必須修建自己的碼頭。”兒子聽了這話沉思良久。這之後,他不再四處嚐試,而是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後來,他不但上了大學,而且成了令人羨慕的博士後。不少公司經常打電話來,希望他能夠加盟,而且待遇好得驚人。
生命悟語:
人生就是這樣有趣。人生的道路,看起來好像很曲折,但事實並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夠做到拋棄浮躁,安定自己的內心世界,錘煉自己,讓自己發光,就不怕沒有人發現。與其四處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碼頭,到時候何愁沒有船來。人這一生,出身、地位、身份並不會影響你所修建的碼頭的質量。但是恰恰相反,你所修建的碼頭的質量,卻會影響到你這裏停靠的船隻。你所修建的碼頭的質量越高,到你這裏停靠的船隻就會越好,而你所修建的碼頭越大,停靠的船隻也會越多。
為什麼我不能孵小雞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小的時候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總是喜歡追根究底。當他看到刮風他就好奇地問父親:“天為什麼要刮風呢?”父親回答:“我不知道”。愛迪生接著又問:“你為什麼不知道呢?”父親無言以對。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親很是焦急,就四下裏去尋找他,結果直到傍晚時父親才在場院邊的草棚裏發現了他。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裏,就非常奇怪地問他:“你這是在幹什麼呀?”,愛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雞呀!”原來,小愛迪生看到他家的母雞老待在窩裏不出來,就“哦噓哦噓”地叫著趕它出來,可是母雞歪著腦袋,眨了眨眼睛,一動不動。這是怎麼回事呀?小愛迪生把母雞抱起來一看,呦,窩裏有好幾個蛋,原來母雞在孵小雞。小愛迪生就學母雞的樣子,也放了幾個蛋孵起了小雞,看能不能孵出小雞來。當時,父親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就將他拉了起來,並且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仍在苦苦地思索並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愛迪生愛觀察,愛追根溯源的習慣引導他解開新奇的大千世界的門鎖。村子中間十字路口長著大榆樹、紅楓樹,他就去觀察那些樹是怎麼生長的,沿街店鋪有好多漂亮的招牌,他也要去把它們認真地抄寫下來,甚至畫下來。正是愛迪生善於觀察、愛思考的習慣,使他成了偉大的發明家。
從蘋果到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學家,他出生於1642年的聖誕節,出生在英國的林肯郡的一個農民的家庭中,牛頓對於光學、數學等領域,以及對於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的發現,皆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任何一項都可以使他名垂青史。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在科學發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他的成績都來自他愛思考的習慣。
有一天,牛頓由於長時間埋頭工作,感到有些疲倦了,他就坐在蘋果樹下的長凳上觀賞田野秋色。在他休息的時候,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引力之謎,思維翻騰起來。突然間,一個熟了的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砸到了他的頭上。熟了的蘋果為什麼會向下掉?是什麼原因呢?地球在吸引它嗎?扔到空中的石頭也要向下掉,是不是也是地球在吸引它呢?牛頓苦苦地思考著。最後他確定是地球的引力,地麵上的東西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由此他想到了月亮之所以會繞著地球轉,也是因為地球在吸引著它。想著想著,牛頓的眼裏閃出奇異的光芒,他長時期來想了又想的問題,終於找到了解決的線索,一切都是因為地球的引力,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裏,牛頓想騎馬到山裏去辦點事情。於是,他就扛著馬鞍走到馬廄裏去牽馬,可是,他剛把馬牽出來,有一個力學問題忽然在腦際浮現。於是,他不知不覺地把馬給放了,自個兒扛著馬鞍順著小路一邊走一邊思考問題。牛頓時而低頭深思,時而用手比劃,完全忘卻了周圍的一切。當他走到山頂時,突然覺得十分疲憊,才想起應該騎馬。這時,馬早已跑得無影無蹤了,隻有一副沉重的馬鞍始終扛在他肩上。牛頓思考問題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
有一年冬天,牛頓坐在火爐旁邊思考一個問題。他右肘的袖子被烤得焦糊了,他卻一點兒也沒有發覺。最後,袖子竟被燒著了,冒出黑煙,嗆得他連連打噴嚏,可是他仍然沉浸在思考中,而一無所知。直到嗅到焦味的家人跑進來,一聲驚呼,才使牛頓從思考中驚醒過來。
隻賣一件
炎炎夏日,俄羅斯某百貨商店經理的心比天氣還要炎熱:防寒法蘭絨襯衫大量積壓,本季度的銷售計劃無法完成。站在窗前苦思冥想的他看到街對麵的水果店時排著長隊的人們在買香蕉,不斷有人叫喊:“每人隻能買一公斤!”忽然計上心來。他立即擬寫了一張廣告,嚴厲吩咐售貨員;“未經我批字許可,隻準賣一件!”5分鍾過後,一個顧客走進經理辦公室:“我有一大家子人……”“很抱歉,我實在無能為力。”顧客正轉身要走,經理說:“賣給你3件。”並寫了一張條子送給喜出望外的顧客。這顧客一出門,—個男人闖進辦公室就大聲嚷道:
“你們根據什麼限量出售襯襯衫?”
“根據實際情況,”經理毫無表情地問答著,“我破例給您兩件吧。”
有一個年輕人在一個小時內幾進幾出,買到了大批襯衫。這時,經理的電話鈴響了,經理有點應接不暇了。百貨商店門口竟然排起了長隊,趕來維持秩序的警察,優先買了一件襯衫。
下午,經理又想出一個竅門:出售襯衫搭手帕。顧客雖然怨氣衝天,仍爭相購買。所有積壓的襯衫被搶購一空。
生命悟語: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
學習知識離不開思考,創造發明更是離不開思考,人失去了思考就如同水斷了源頭,最後就會枯竭。思考好比播種,行動好比果實,播種愈勤,收獲也愈豐。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人,才能品嚐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豐收喜悅。
不是那根手指
上課鈴響了,醫學院的學生們期待地望著門口,今天給他們來上課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外科醫生,隻見這位醫生夾著書,端著一個碟子走進教室。
“多數人的失敗不是因為他們的無能,而是他的心誌不專一。”外科醫生對學生們說,“當個外科醫生,需要兩項重要的能力:第一、不會反胃,第二、觀察力要強。”接著,他伸出一隻手指,沾入一碟看來令人作嘔的液體中,然後張口舔舔手指。他要全班學生照著做,學生們隻好硬起頭皮照做一遍。
外科醫生看到每個人都完成這一動作之後,頷首一笑說:“各位,恭喜你們通過了第一關測驗。不幸的是,第二關你們都沒通過,因為你們沒注意到我舔的手指,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根手指。”
傻孩子”發明蒸汽機
瓦特出生在蘇格蘭一個技工家庭,由於他小時候體質弱,經常頭痛,所以到了上學的年齡,家裏沒有把他送進學校,就在家中由母親教他。這樣過了上學年齡好幾年,瓦特才被送進學校。
瓦特從小很聰明,6歲那年的一天,家裏來了一位客人,見瓦特拿著粉筆在火爐旁的地上亂畫,就對他父親說:“孩子這麼大了,怎麼還愛在地上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