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類食品的選購方法
鮮蛋的選購方法
蛋殼的感官鑒別:用眼睛觀察蛋的外觀形狀、色澤、清潔程度。良質鮮蛋,蛋殼清潔、完整、無光澤,殼上有一層白霜,色澤鮮明。次質鮮蛋,蛋殼有裂紋、硌窩現象;蛋殼破損、蛋清外溢或殼外有輕度黴斑等。更次一些的鮮蛋,蛋殼發暗,殼表破碎且破口較大,蛋清大部分流出。劣質鮮蛋,蛋殼表麵的粉霜脫落;殼色油亮,呈烏灰色或暗黑色,有油樣浸出;有較多或較大的黴斑。
手摸鑒別:即用手摸索蛋的表麵是否粗糙,掂量蛋的輕重,把蛋放在手掌心上翻轉等。良質鮮蛋蛋殼粗糙,重量適當。次質鮮蛋,蛋殼有裂紋、硌窩或破損,手摸有光滑感;更次一些的鮮蛋蛋殼破碎、蛋白流出。手掂重量輕;蛋拿在手掌上翻轉時總是一麵向下(貼殼蛋)。劣質鮮蛋手摸有光滑感,掂量時過輕或過重。
耳聽鑒別:把蛋拿在手上,輕輕抖動使蛋與蛋相互碰擊,細聽其聲;或是手握搖動,聽其聲音。良質鮮蛋蛋與蛋相互碰擊聲音清脆,手握蛋搖動無聲。次質鮮蛋蛋與蛋碰擊發出啞聲(裂紋蛋),手搖動時內容物有流動感。劣質鮮蛋蛋與蛋相互碰擊發出嘎嘎聲(孵化蛋)、空空聲(水花蛋)。手握蛋搖動時內容物是晃蕩聲。
鼻嗅鑒別:即用嘴向蛋殼上輕輕哈一口熱氣,然後用鼻子嗅其氣味。良質鮮蛋有輕微的生石灰味。次質鮮蛋有輕微的生石灰味或輕度黴味。劣質鮮蛋有黴味、酸味、臭味等不良氣味。
鮮蛋打開鑒別:將鮮蛋打開,將其內容物置於玻璃平皿或瓷碟上,觀察蛋黃與蛋清的顏色、稠度、性狀,有無血液,胚胎是否發育,有無異味等。良質鮮蛋,蛋黃、蛋清色澤分明,無異常顏色,蛋黃呈圓形凸起而完整,並帶有韌性;蛋清濃厚、稀稠分明,係帶粗白而有韌性,並緊貼蛋黃的兩端。次質鮮蛋顏色正常,蛋黃部有圓形或網狀血紅色;蛋清顏色發綠,其他部分正常。或蛋黃顏色變淺,色澤分布不均勻,有較大的環狀或網狀血紅色;蛋殼內壁有黃中帶黑的粘痕或黴點;蛋清與蛋黃混雜。劣質鮮蛋蛋內液態流體呈灰黃色、灰綠色或暗黃色,內雜有黑色黴斑,蛋黃擴大、扁平,蛋黃膜增厚發白,蛋黃中呈現大血環,環中或周圍可見少許血絲,蛋清變得稀薄,蛋殼內壁有蛋黃的粘連痕跡,蛋清與蛋黃相混雜(但無異味);蛋內有小的蟲體。或蛋清和蛋黃全部變得稀薄渾濁;蛋膜和蛋液中都有黴斑或蛋清呈膠凍樣黴變;胚胎形成長大。
蛋的新鮮度的快速檢驗法
利用蛋內水分蒸發、氣室擴大、內容物重量減輕等變化,在一定濃度的鹽水溶液中觀察其沉浮情況來鑒別檢驗蛋的新鮮度。鮮蛋較重,陳蛋則較輕。
先將蛋放入100克/升的食鹽液中,再將其移入其他三種密度的食鹽液中,觀察其沉浮情況。在100克/升食鹽液中下沉的蛋為新鮮蛋。移入110克/升食鹽液中仍下沉的蛋為最新鮮的蛋。在密度為100克/升、110克/升的食鹽液中懸浮,而在密度為80克/升食鹽液中下沉的蛋為次鮮蛋。在70克/升食鹽液中下沉的蛋為次蛋,上浮的蛋為腐敗變質蛋。
鬆花蛋的選購方法
一觀:觀看蛋殼是否完整,殼色是否正常。一般將破損蛋、裂紋蛋、黑殼蛋及比較嚴重的黑色斑塊蛋列為劣質蛋,應當剔出。
二掂:拿一枚鬆花蛋放在手上,向上輕輕的拋丟二、三次,若重新放到手裏感覺有彈性並有沉甸甸的感覺,則可判斷為優質鬆花蛋,反之則為劣質蛋。
三搖:用手捏住鬆花蛋的兩端,放在耳邊上下、左右搖動幾次,聽其有無水響聲或撞擊聲。若有水響聲的,將其破殼檢驗,如蛋白、蛋黃呈液體狀態的即為劣質蛋。
四照:在燈光下透視時,若蛋內大部分呈黑色或褐色,小部分呈黃色或淺紅色者為優質蛋。若大部分或全部呈褐色透明體並有水泡陰影來回轉動、或一端呈深紅色、甚至其內部有雲狀黑色溶液晃動者,皆為劣質蛋。
鹹蛋的選購方法
外觀無黴變現象,蛋殼不破碎者為優良的鹹蛋。
成熟的鹹蛋,蛋白呈水樣,蛋黃緊實,搖晃時可感覺到蛋白在流動,有撞擊的聲音,而渾黃蛋與質次蛋無撞擊的聲音。
將蛋對著光線照射,蛋白透明、紅亮清晰,蛋黃縮小並靠近蛋殼者為優良鹹蛋。如發現蛋白混濁,蛋黃稀薄,則為劣質蛋。
溫馨提示
從2004年4月1日起,國家針對糧油類綠色食品實行綠色食品使用標誌,對米、麵、食用油、醬油、醋五類食品實行市場準入,要求此五類食品必須通過“QS”認證,並在外包裝上加貼“QS”標誌及準入證號,才能上市銷售,消費者選購中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