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七:病同地不同——不同地域的同病不同醫 地域不同體質各異(2 / 2)

一方水土養一方“病”人

水質不好影響健康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之一,人體內含量最多的成分便是水,同時水也是人體所需營養來源之一。所以在我們經由口所攝取的飲食上,沒有哪種具有比水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水代表了生命、健康、青春和活力。因此一個地區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這個地區人口的整體健康水平。

???? 戰國時代的名著《呂氐春秋》就針對各地水質的不同,提出了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輕水所,多禿或癭人;重水所,多尰與躄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延與傴人。”意思是說水中含鹽分及其它礦物質過少的地方,多有頭上無發和頸上止痛的人,水中含鹽分及其它礦物質過多的地方,多有腳腫和痿躄不能行走的人;水味甜}美的地方,多有美麗和睦康的人,水味辛辣的地方,多有生長疽瘡和癰瘡的人,水味苦澀的地方,多有患雞胸和駝背的人。這兒便提出了水中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從而提出了地域水質狀況與疾病的關係。

唐代名士陸羽在其所著的茶經中也寫到:“其瀑湧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這可能是因為水中缺少微量元素碘所致。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寫到:“陰地流泉有毒…,人飲之,成瘴瘧,損腳力。澤中停水…,人飲之,成瘕病。”此種病症就是現在的在骨節病。書中繼續寫到:“蓋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而營為賴之,故曰:水去則營竭,穀去則衛亡。然則水之性味尤慎疾衛生者之所當潛心也。”告誡人們要注意飲水的選擇,尤其是對因水質不良而得病的患者,更要多加注意,提示了水土與疾病的關係。

土質不好誘發疾病

水土誘發疾病,土質通過其所含的水分或通過植物、動物等食物鏈作用於人體。如果土中所含某種人體必需的元素過少或過多,都會引起區域性疾病。若缺碘,將引起區域性甲狀腺病;若缺鈣,將引起區域性佝僂病和骨質疏鬆病;若缺硒,將引起區域性克山病並誘發肝癌等等。

我國北方高寒地區,氣候寒冷,多病痹痛、哮喘等病;南方湖泊地區,氣候炎熱多雨,多病濕熱、溫病。久居潮濕之地,易患風濕、濕阻等病證。比如《諸病源候論·癭候》中就說:“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指出癭病的發生與水土有關。

自古以來就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說,但有些地域性疾病也正是由這方水土養出來的。有人研究了水質硬度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關係,認為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在軟水地區比硬水地區高。在日本,河水中硫酸鹽高的地區腦血管病死亡率也高。另有報道發現在飲用水質偏酸的地區腫瘤病患者較多。至於諸如大骨節病、克山病及單純性甲狀腺腫等疾病的地區性頒布等事實已為大家的熟知。所以說“一方水土養一方病人”一點不為過。

另外,不同地域所居住的人群受其水土所影響,都會產生不同的體質,因此在養生治病的時候都要據其體質對症施治,在用藥,保養方麵多加重視和區別。

小提示:

水質的汙染會直接引起部分疾病,其中重金屬對人體的影響特別大,下列是部分重金屬直接引發疾病,這些都是水質汙染中常見的:

鉛——腎病,神經痛,麻風病

砷——神經炎,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

鎘——骨骼變形,腰背病,中毒,紅血球病變等

磷——有機磷中毒,呼吸困難等

汞——神經中毒症,精神紊亂,痙攣乃至死亡

鉻——腎髒慢性中毒,造成腎功能紊亂,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