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八: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幾點 談進補:同樣是補,該如何補(1 / 3)

講座八: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幾點 談進補:同樣是補,該如何補

我們從電視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幕,宮廷或是達官貴人之家的人生了病,醫生不光是治病,並且多會開上一些補藥為其調理身體。那時的進補是一種權貴的象征,普通老百姓可用不起這些補藥。但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鄰裏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經常會談論到它。

進補是運用補藥以促進人體髒腑功能和調整陰陽氣血平衡的一種方法。此法常用於扶助人體氣血的不足,協調陰陽的偏盛偏衰,使之歸於和平。

一般來說,凡人體有所不足,都可以進補。《內經》說:“精氣奪則虛”,“虛則補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因此,凡形精氣血不足者都可以用補藥以補充和糾正。形成病理體質的根源在於陰陽氣血之盛衰失衡,髒腑功能之生化失常,精血津液之運轉失調,而其關鍵多在於“虛”,或以虛為主,由虛致實。因此,進補對於糾正病理體質尤為重要。傳統中醫進補,各有特色,有以五髒分補的,有以陰陽氣血分補的,亦有將二者結合起來的。

然而,有的人在進補後精神體力大增,可有的人卻在進補後胸口發悶,口幹舌燥,甚至,皮膚上還起了許多小紅疹子。這時,有的人就會問,同樣是補,那究竟是該怎樣補呢?

哪些人需要補?

長年體弱多病,發育遲緩的孩子。

看起來麵黃肌瘦的、不愛好好吃飯,偏食挑食。稍一變天氣,風吹受涼的,就感冒了。可酌量吃冬蟲夏草配合黃耆、西洋參、山藥加減來改善體質。可根據其標本緩急,來改善這種狀況。

經脈空虛,惡露出盡,生產之後的女人。

常見頭暈、疲倦無力,麵色黃白,眼睛酸澀、姿勢性低血壓、脈沉細弱等症狀,可以八珍湯配合固腎藥來加速產後體力恢複。

需要恢複元氣,大病初愈的人。

由於剛得了大病,特別容易疲倦,加上氣短出虛汗,食欲不振,體重較以前輕了不少。這是就可服用四神湯配合補氣藥物來加速複原身體。

需要長時間的工作,消耗過度的許多職業人。

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需要加班,熬夜的人,耗傷人體的津液,若再加上平時喜歡喝咖啡,喝濃茶來提神,愛吃生冷的食物,這些都會使人出現過度消耗後的容易疲倦、四肢冰冷、體力不支,沒有食欲,以及愛腹瀉等症狀,此時宜采用參耆、配合肉桂、仙茅等藥物來益氣助陽。

進補的禁忌?

對自身狀況不清楚的不要自行進補。

醫院門診裏常見會見自行進補過了頭的患者,不知道自己什麼情況就開始補,結果反而引出了上火和傷津耗血的副作用。建議如果您對於藥性與人體病理都還不太了解時,就不要補來補去,要谘詢醫生並且在醫生的指導下並且參照計量來補。

身體不虛弱的不要隨便補。

一個身強體壯,氣血調和的人也來進補。這也不見得就是件好事,強健身體,隨便就補,就會象畫蛇添足一樣,多此一舉。也沒什麼必要。

陰陽不合的不要補。

比如陰虛體質而誤用高麗參、肉桂、鹿茸等補陽藥,則陰更虛,且虛火更大。陽虛體質卻誤用當歸、枸杞、生地黃等補陰藥,則陽氣更虛,且腸胃容易因難以負荷而腹瀉。陰陽不合,相衝突而硬補,就就好比拆了東牆補西牆,不但白花心思,反而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