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堂課 放棄——輕鬆遊弋於艱難世間路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1 / 1)

第19堂課 放棄——輕鬆遊弋於艱難世間路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幸福和快樂是一種相對的感受。如果為失去一件事物而懊悔苦惱,那麼,失去的就不僅是那件事物,還有心情、時間和健康。

——徐光憲

人的生命如同一趟旅行,如蝸牛一樣負重,自然無暇去欣賞沿途的風光。拋棄肩上不必要的物品,抖擻掉所有掛礙,旅途才會愉快。筆者曾見一幅漫畫:一個背著布袋的和尚吃力地行走,放下布袋後,身體立即輕鬆舒適。他說:“放下就是快樂。”其實,快樂與否倒更在於放下與不放下之間的平衡。做人,至少不該放下正直;處世,至少不該放下寬廣的胸懷;做事,至少不該放下厚道。責任不該放下,良知不能放下,情義不能放下。不該放下的無論如何不要放下,否則你就是播下不幸的種子;該放下的自當平靜從容地放下,太多的人原也曾從容、平和地生活著,可一旦麵對太多誘惑的時候,難以取舍,從此便眼花繚亂、煩惱叢生;甚至在現實中被太多的欲望牽扯著而不知進退,在山重水複中迷失自己,並無端地折磨自己,自尋煩惱,傷己的同時還在傷人,而讓自己成為最可憐和可恨的人。所以,放棄,是一種智慧之舉,一種至高境界。人能拋棄一切蕪雜累贅,人生才能得到升華。

選擇放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隻有成熟的人才懂得該放棄時放棄,樹立目標後堅定選擇。生活不是單純的取與舍,不要斤斤計較失去的,有時得到比失去的更可貴。放棄是為了更好地選擇,在放棄中進行新一輪進取,懂得選擇,學會放棄你就能找到一個美麗的天地。懂得放棄才能擁有一份成熟,才能獲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放棄了過高的奢望,放棄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腳踏實地,才能獲得真實從容,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路來,放棄了不可能的結束,才能重新開始。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導演,隻有學會選擇和放棄的人才能徹悟人生,笑看人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劉琴是一家公司的業務員,公司的業務部主管調職了,於是公司決定在幾個業務比較出色的職員裏麵選擇一個來出任業務主管。劉琴也在後備人選中,她高興極了,心想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現。

劉琴還有一個特長是彈古箏,正好這段時間有一個朋友來找劉琴,說是有個兼職家教的活,教一個孩子彈古箏,問劉琴是否能去,對方家長給出的工資還比較高。劉琴算了一下,她兼職一個星期的收入就快趕上她半個月的工資,就一口答應了。

剛開始幾天還好,公司也不忙,教孩子的東西也比較簡單。可是沒幾天,公司的業務量加大了,她每天不得不白天跑業務,傍晚教古箏,晚上回家還要做善後工作。一個星期下來,工作狀態不好,業務量越來越少,單子也總是出錯。而到了孩子家要教古箏的時候卻提不起精神來,有一天居然睡著了。

一個月以後,單位升職名單裏沒有劉琴,她還因為工作中的一些錯誤被扣了很多工資。兼職那裏也因為自己精神不佳,被家長看到,拿到的錢並沒有預計得多。

這個時候,劉琴才懊惱自己太貪心,什麼都想得到,最後卻得不償失。

人生就是如此,當生活強迫我們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前,主動放棄局部利益保全整體利益是最明智的選擇。正所謂拿得起放得下。

選擇其實就是一個“放”與“取”的過程。該放什麼,該取什麼,說到底是一種人生藝術。放棄就是為了更好地選擇。隻要你在人生道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坐標,你就能夠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

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開放,年輕人擁有較之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自由的選擇權和發展權。麵對眾多的職業選擇機會,冷靜與克製是最好的心態。畢竟我們的精力與智力都是有限的,作為專業化社會大係統中的一分子,我們隻是一個部件,而不可能是整部機器,我們的成功依賴於我們的專業化程度,我們必須看到任何偉人都是屬於其特定領域的,離開了這一背景,他們同凡人並無區別。

因此,凡成功人士都明白隻有將自身的光熱聚焦於一點,才可能點燃成功的火種。在曆史的長河中,成功人士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是這並不能妨礙他們走向成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無法處理一切事情。他們隻是“團隊”的一部分,在團隊之中仍有許多人很重要,可以彌補他們的不足。於是他們學會了隻關注和經營自己熟知的領域,而將其他不了解的事物托付給專業人員,他們信任和鼓勵這些專業人員,以便相互協作,使事業的機體成功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