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騎竹馬來,妹把青梅嗅(1)(2 / 2)

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這個時候,卻偏偏有一個人來趕這趟末班車了。

此人名叫武衛東,男性公民,聽名字就知道是文革間的產物,那年月,這種名字時髦。兩三年前,他從省城的一個財經類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到了縣城的機械廠上班,但第二年,機械廠就關門大吉了。

他本想下南方發展,可由於父母年事已高,隻他一個獨子,他隻好留下了,當然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我們稍後就會提到。他思來想去,又不知幹什麼好,在家中坐了一年多後,便找朋友和親戚湊了點錢,在馬思達的環宇大廈租下了一個櫃台,賣起了服裝。

他和馬思達是鄰居,馬思達便也特意照顧他,少要了許多櫃台租金,但是武衛東雖然學了一肚子現代經濟理論和先進的經營方法,無奈這樣的小本經營卻用不上這些東西,生意就一直做得不太順手,幹了大半年了,不僅錢沒賺到,貨倒積壓了不少,人也就變得整天悶悶不樂,愁眉不展,少與別人來往,形單影隻了。

偏偏這幾天,小城又傳出了一件人人都非常關心的事,那就是小城要建市了。本來小城建不建市,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公民來說,是件無關緊要的是事,人們之所以要這樣關心他,是因為根據他們以往的經驗來說,那就是小城一旦建市成功,市政府一定會讓全市人民捐款,來大慶大賀的,而且隻是一個縣級市,他們的工資又不會因此而增加,人們其實關心的隻是自己的腰包。

而且,小道消息很快就傳了出來,有鼻子有眼,連什麼樣的人應該捐多少都清清楚楚了,一時間,城裏鄉下、大街小巷、工廠機關議論紛紛

本來這件事與衛東是沒有關係的,他一個連工作單位都沒有了的人,不去找你政府的麻煩就夠了,況且也沒有組織來找他要,原先的機械廠早沒有一個人管了,用他的話說,他已淪落成一個真正的無產者了。

之所以這件事與他發生了關係,是因為他租了馬思達的櫃台,而他還欠著馬思達三千元的租金,馬思達是全縣最有名的私營企業家,縣政府已明確地給他下了一個捐款十萬元的任務。

要是在前幾年,十萬元對馬思達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但這一二年,就不行了,十萬元就幾乎是他的稅後全部年收入了。縣政府當然惹不起,不敢不捐,所以馬思達隻好清欠了。

衛東明白馬思達的艱難,雖說馬思達沒有向他開口,他也應該主動一點的。可偏偏這兩天正是緊張的時候,要說這兩天的生意還算不錯,衛東手裏倒有二、三千塊錢,可這是他準備去進貨的,如果把錢還給了馬思達,那他的生意也隻好歇了,而且,舊債未還,新債又何處去借,他很是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