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查成果應用平台及成果使用的方向和思路水利普查成果應用平台及成果使用工作應按照“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突出重點、經濟實用”的原則進行,緊緊圍繞解決本地水利突出問題和政府水利決策的需求,有重點、分步驟對普查成果資料多層次、全方位、深入係統的開發研究,充分發揮普查成果在水利工作中的作用。
根據我市實際,水利普查成果應用平台及成果使用的重點和方向應該是為市政府水市湖城的戰略規劃服務、與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製度相結合,指導和服務於水利工程修複與新建、雨洪蓄積設施的建設、非常規水源的開發、廢棄機井串層汙染的防治、用水大戶取水遠程實時監測、高氟水的防治及供水係統建設、人工濕地汙水處理係統建設、衡水湖濕地生態環境恢複等,調動政府職能部門、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等,成立專題研究組,分別對專項特定的問題攻關研究。
一是要以水利普查數據為基礎,建立全市重點水利工程、用水大戶、河湖、水保措施、灌區、水源地機電井檔案和水利普查對象信息庫,探索將普查數據與水文監測、用水戶取水計量、水政監察、水利統計、水資源管理等方麵的數據信息相互整合,實現普查數據的共享和一體化管理,形成全麵的水利信息庫,將水利普查成果應用於日常水務工作;二是水利普查成果為基礎建立新的水務統計平台,對水利普查數據庫進行動態更新,增強數據庫的實時性;三是製定具體的措施,以水利普查成果為基礎,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
三、緩解對策
以第一次水利普查的成果為基礎,結合我市的水利現狀,要緩解衡水市水量短缺和改善飲水質量,一是要建設雨水蓄積設施,調節降水的季節性差異;二是要防治水汙染,包括防治廢棄機井串層汙染和建設人工濕地汙水處理係統。目前條件較為成熟的具體的措施如下:
1.建設雨水蓄積設施
對雨水的科學收集、合理儲存是充分發揮雨水利用價值的有效措施。通過建設雨水蓄積池等措施,加強雨洪收集,把雨水作為一項重要的資源利用起來。將雨水收集納入地方立法,要求新開發項目一律建設雨水蓄集工程,努力建設節水型城市。在新建小區、城鎮和大型企業等不透水硬化麵積大的區域建設雨水蓄集工程。
2.防治地下水汙染,改善水質
防治廢棄機井串層汙染,根據廢井成井結構和報廢原因,分別采取適當的施工工藝進行處置。對於開采潛水的報廢機井采取加蓋處理方式;對於形成串層汙染的承壓井和混層開采井要采取分層回填處理方式;對於未形成串層汙染的報廢承壓井和混層開采井,井管不易取出的,可以簡化井管拔出步驟,隻移除地麵以下部分井管,然後封堵井孔。
3.防治地表水汙染,建設人工濕地汙水處理係統為防治地表水汙染,需要統籌各種資源,從本地資源稟賦和城市建設情況出發,利用汙水水肥資源和閑置的土地資源,設計人工濕地汙水利用係統,實現生態保護與修複的目標,變汙水為資源,變荒地為景觀。在衡水市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滏陽新河桃城區段右堤的北側侯莊連接渠與吳公渠之間的自然窪地建設人工濕地汙水處理係統。通過一係列工程、生物及管理措施,主要處理來自滏陽河、滏陽新河和滏東排河上遊的入境汙水,達到對滏陽新河濕地水生態保護與修複的目的,並使其水質達到河北省水功能區劃的Ⅳ類目標;消除上遊的入境汙水對滏陽河和滏東排河的汙染,逐步恢複兩河的水體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