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水利普查辦公室 李海東
豐寧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北部,南鄰北京,北靠內蒙古,地處燕山北麓和內蒙古高原的南緣,屬農牧交錯區。全縣總麵積8765平方公裏,是潮河、湯河、天河、灤河、興州河五大河流的發源地,是供北京、天津用水的重要水源地和首都的生態屏障,具有京津上風上水的區位優勢。縣域內有陡峻的高山,舒緩的丘陵,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湍急的河流,可謂峰高穀奇,草豐林茂,天藍水清,物種繁多,山霧飄繞、景色宜人,是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秀麗山川。複雜的地形地貌,給風蝕和水蝕調查帶來眾多不便的同時,也讓小夥子們盡情領略了豐寧的大好河山。
他們身穿沙漠三色數碼迷彩,係著紅色或黃色的方形絲巾,上衣兜放著GPS,腰間別著對講機,挎著防身砍刀,腳踏軍靴,8名水蝕隊員整裝待發,他們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每天必須完成規定動作。正是他們用辛勤的工作換取了豐寧風蝕、水蝕工作的成果。他們還戲謔地說:
“豐寧的土地,一般人一輩子不去的地方我們去啦,我們這麼年輕,竟會有如此的閱曆,此生該知足了。”
這一天,在風蝕調查窟窿山單元點時,突然刮起了狂風,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此時在山下的譚斌趕緊背起背包,把資料裝好,另一側的宋佳偉也頂著風雪往目標點靠攏,此時山上的宋京和閆春雨正側著身艱難地量測著坐標及地物類型,此時的他們已經成為2個隱約可見的小點,譚斌不失時機地打開相機的錄像功能,記錄下了真實的瞬間,宋京他們從山上下來時,已經是雪人啦。這一天,風雪見硬漢。
這一天,當我們去白雲古洞那個水蝕調查單元點時,站在山下看著陡峭的雞冠山山峰,我們一個個都愁眉緊鎖,那裏的山特別的陡,這時帶領我們的組長宋京說:“為了工作再陡的山我們也得上。”於是我們幾個互相攙扶著,開始登山,登到一個山頂我們已經累得氣喘籲籲,滿頭大汗,我們稍微歇了一會兒,就拿出圖紙核對地形和坐標,沒有到。我們繼續向前走,這時前麵是密密的樹林,遮天蔽日,根本看不見路,我們一邊用隨身攜帶的砍刀用力往兩邊分著樹杈,一邊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那時才體會到什麼叫披荊斬棘。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狼”,把我們嚇得一個個麵如土色,我們壯著膽往前走了一點,隻見那個動物飛快地往山上跑了,後來想想可能是狐狸之類的動物。我們鑽出樹林的時候,滿身都是汗,我們脫去了上衣,吹著山風,才感覺到一絲絲愜意。我們從上午9點一直走到下午3點,翻越了5座山梁,終於氣喘籲籲地登上拍攝最佳遠景照片的製高點時,扯下脖子上的紅絲巾用力地揩去滿麵的汗水,放眼望去,找到調查單元進行遠景和近景拍攝,找準小班的邊界,化整為零,兩人一組,將衣領和褲腿係緊後開始鑽入叢林和草地、田間進行GPS定位。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下山時,腳下都是小沙粒特別的滑,當時我們都不記得跌了幾個跟頭了。下到山下,我和李國興走在前麵,當走到一片莊稼地時,隻聽“嗷”的一聲叫,走在我前麵的李國興往後一跳,我也跟著往後躲,這時才看清原來是一條1米來長,鋤把那麼粗的花色的蛇,我們趕緊提醒後麵的同伴,然後停在那裏,直到它爬過去,真是毛骨悚然。這一天,經曆了兩次恐懼,兩次有驚無險,可謂翻山越嶺,穿森林,走裸岩,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