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要輕易承諾
為自己的每一個諾言負責,看似迂腐、愚笨,但其收益遠大於付出。言出必行、一諾千金的良好習慣,能使你在困難的時候得到真正的幫助,會使你孤獨的時候得到友情的溫暖。
任何隨便作出承諾的人,必然很難保持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
無論對任何一件事許諾的時候,都必須慎重地掂量:無論大的許諾、小的許諾,眼前的許諾、將來的許諾,無論什麼樣的許諾都是這樣。因為輕率地許諾,你就要麵對失信的風險。
作出許諾之前,你首先得掂量它對人有無意義,價值幾何,凡對人沒有意義和價值的許諾,你決不可發出。其次,你得掂量你有無時間、精力和才能實現你的許諾,如果沒有足夠把握時你決不可作出。你還得多方估計,實現你的許諾是否還需要其他條件的輔助,你具備那些條件嗎?凡沒有把握實現時,你最好不要作出許諾。
當然,如果你嫌這樣太瞻前顧後,太謹小慎微,有時你也不妨作出一些大膽的許諾。隻是你在作出許諾的同時,必須告訴對方可能出現的各種麻煩和不能實現的可能性,亦即不要把話說得太絕對,以讓人家事先有思想準備,一旦未能實現,不至於過分地對你失去信任。
在你已經許諾了以後,你就應該認真地對待,努力地去實現它。
一個小小的承諾,比如"我今晚9點鍾回家"。在你完全可以做到的情況下決不要掉以輕心,你已許諾9點鍾回家,這時你的同事邀你出去玩,時間可能要拖到10點,你該怎樣做呢?你應該婉言謝絕朋友的好意相邀,按時回家。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它足以讓你誠實的形象光芒閃爍。
你在許諾時如果未留任何餘地,那就想方設法地實現它,以後也不要尋找任何不能兌現的理由。說話未能做到,許諾未能兌現,即使你把理由說得頭頭是道,極為充分,人們也不會十分相信的,也許口頭上暫時理解你、寬恕你,可是內心深處無疑添進了一絲不信任你的念頭。若第二次、第三次仍然如此,他再也不會諒解你、相信你了,你便失去了信譽。
三國時吳國大夫魯肅在諸葛孔明的如簧之舌煽動下,一時錯亂,輕率地許諾作保把荊州借給了劉備。豈知這一許諾,使得東吳傷透了腦筋。圍繞荊州,吳蜀你爭我奪,東吳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氣死了周瑜,為難了魯肅。
輕諾別人,不僅會給自己帶來不守信的聲譽。更會招致許多麻煩。而且有時還會嚴重地傷害別人。
甘茂在秦國為相,秦王卻偏愛公孫衍。秦王有一次曾經許諾,他親自對公孫衍說:"我準備讓你做相國。"
甘茂手下的官吏在路上聽到這個消息,就去告訴甘茂。甘茂因此進宮拜見秦王說:"大王得了賢相,鬥膽給大王賀喜。"
秦王說:"我把國家托付給你,哪裏又得到賢相呢?"甘茂說:"大王將要立公孫衍為相。"
秦王說:"你從哪裏聽來的?"
甘茂回答說:"公孫衍告訴我的。"
秦王窘迫非常,於是就驅逐了公孫衍。
秦王輕諾公孫衍,事後又不兌現自己的諾言,結果成了失信於人之君主,同時也傷害了一直忠心耿耿的良臣甘茂。要做到不輕諾,除了要有自知之明之外,還必須養成對客觀情況做比較深入和細致了解的習慣。要做到謹慎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