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機智巧答的幽默
醫生說了什麼
傑克太太到醫院檢查身體,醫生告訴她:“一切正常。平常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冬天要穿暖和一些。”
回到家裏,傑克問她醫生說了什麼。
傑克太太回答:“醫生說,我必須夏天到海濱度假,冬天穿貂皮大衣。”
女人不是嚇大的
結婚7周年紀念日,老婆拉了我直奔商場,說是要買顆鑽戒慰勞一下自己。我捂著心髒,跟在老婆後麵,亦步亦趨地狂掃價簽。
誰知老婆一眼看上一款8888元的!要知道我的底線是2000元。
我轉念一想,輕聲道:“前天報上說,有個戴光閃閃鏈子的女同誌,半路上讓人給搶了!可那鏈子也就值20塊錢……”
老婆是何等聰慧之人,不待我說完。當即放下那8888元的,直奔了12000元的,邊走邊朝我白眼四射:“20元是搶,12000元也是搶,反正是一樣的驚嚇……那不如買這個吧!”
祖國是什麼
將軍問:“中士魯斯特,請告訴我,祖國是什麼?”
魯斯特:“報告將軍,祖國是我的母親!”
將軍很滿意他的回答:“對,你的回答太好了!列兵羅比克,下麵你來回答,祖國是什麼?”
羅比克:“報告將軍,祖國是魯斯特的母親!”
頭發問題
美國軍隊有一條規定,軍人一律不得蓄長發。而黑格將軍擔任北約部隊總司令時,卻蓄著長長的頭發。
有一名被禁止留長發的美國士兵,看到畫報上的長發黑格將軍像,便把它撕下來,貼在不許他留長發的連長辦公室門上。為了表示抗議,他還畫了一個箭頭,指著總司令的頭發,寫了一行字:“請看他的頭發!”
連長看見了這份別出心裁的“抗議書”,沒有把這個憤憤不平的小兵喊來訓斥一通,而是將那箭頭延長,指向總司令的領章,也寫了一行字:“請看看他的官銜!”
陶醉的母親
母親已經53歲了,但看起來還很年輕。有一次,小兒子陪她坐長途公共汽車去探望朋友。英俊的汽車司機關照說:“小夥子,幫你姐姐拎袋子上車。”
小兒子正要糾正,母親卻捅了兒子一下,說:“別介意,弟弟,照司機說的做。”
人是怎麼來的
小女孩問媽媽:“人是怎麼來的?”
媽媽回答:“上帝造了亞當、夏娃,然後他們又生了自己的孩子。所以,人是上帝創造的。”
小女孩又問爸爸同一個問題,爸爸回答:“人是很久以前由猿猴進化來的。”
小女孩感到很疑惑,她又去問媽媽:“你說人是上帝創造的,可爸爸說人是由猿猴變來的。這不是矛盾了嗎?”
媽媽不慌不忙地對女孩說:“寶貝,其實一點都不矛盾。簡單來說,媽媽的家族是上帝創造的,而你爸爸的家族是由猿猴變來的。”
打擾
在一次報告會上。一個母親懷裏抱的小孩突然哭了起來,母親打算把他帶出會場,但報告者招呼她說:
“夫人,請您坐下別動,小孩的哭聲不會打擾我。”
“我知道,先生。”那位母親說,“但是您的喊叫聲打擾了我的孩子。”
時髦媽媽
時髦的母親帶著兩個孩子搭車,她向售票員買票。
母親:“這小女孩子8歲,小男孩10歲,兩張半票,而我全票一張。”
售票員:“太太,你這男孩都穿長褲了,不隻10歲了吧,怎麼會隻買半票呢?”
母親:“哦!原來是以褲子來計算的,那麼你看,我是否應該免費呢。”
母親的威力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被電話鈴聲吵醒了。
我不耐煩地說了聲“喂”,這使得對方停頓了片刻,然後惶恐不安地說道:
“媽媽,我是蘇珊,很抱歉吵醒了你。但我不得不給你打電話,因為我要晚回家一會兒。嗯——,爸爸的汽車輪胎漏了氣,但這不是我的錯,真的!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輪胎是我們在劇院裏時漏的氣。請別生氣,好嗎?”
因為我根本就沒有女兒,我知道這人撥錯了號碼。
“對不起,親愛的,”我說,“你撥錯了號碼,我沒有叫蘇珊的女兒。”
“哦,媽媽,”這個女孩沮喪地說,“我沒想到你會生這麼大的氣。”
跟誰結婚
女兒:“今天有人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他爸爸是個局長,他叔叔在外貿部門工作,他舅舅在香港當經理,您看條件夠意思吧?”
母親:“真不錯,可是——你打算跟他們三個當中的哪一個結婚呢?”
免費理發
一個男人帶著一個小孩走進了理發店。
“您是要理發還是刮臉?”理發師問。
“都要。”男人坐上了理發椅。
理完發後,男人從椅子上站起來說:“再給我的孩子剪剪發吧。我出去買張報紙。”
一個小時過去了,那個男人還沒有回來。
理發師等得不耐煩了,對小孩喊起來:“你的爸爸到底去哪兒啦?”
“那不是我的爸爸,”小孩回答,“那是個我並不認識的叔叔。剛才在街上他碰到我,他說,他要帶我去一個可以免費理發的地方。”
獐鹿之辨
王元澤是王安石之子,性極聰敏,博學多識。相傳他很小的時候,有客人將一獐一鹿放在同一籠中送給他,並故意問道:“你知道哪隻是鹿,哪是獐嗎?”鹿與小獐一般人難以分辨,王元澤也從未見過這兩種動物,可他自有聰明的辦法,沉思了一會兒,回答說:“鹿旁邊的是獐,獐旁邊的是鹿。”對他的這種巧妙回答,客人非常驚訝。
讀書看戲
據《浪跡續談》載,清代龔海峰在平涼做官時,四個兒子均在署齋讀書。一日,官署演戲,四個兒子都想去看。先生問:“讀書好,看戲好!都說一說。”小兒子不知深淺,立即說:“看戲好!”先生瞪他一眼,表示不同意。長子看出,忙回答說:“自然是讀書好了。”先生雖未生氣,卻說:“這是老生常談,也不佳。”次子見此,說道:“書也須讀,戲也須看。”先生說:“這是模棱兩可之說。”三兒忙道:“讀書似看戲,看戲如讀書。”先生笑曰:“這就對了!”
家果家禽
楊修是漢末文學家,曾任丞相曹操的主簿。他自幼好學能文,聰慧過人。相傳楊修九歲那年,學者孔君平來他家拜訪,恰遇楊修的父親外出,於是他便代父親見客,並拿來水果招待,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早就聽說楊修才智不凡,於是故意說:“莫非這楊梅是你們楊家的‘家果’?”楊修明白客人用意,便即口回答說:“那麼孔雀便是你們孔家的‘家禽’了!”孔君平見他小小年紀,答對如此敏捷,高興地連聲誇讚:“神童,真是神童!”
乖巧兩小孩
鍾毓、鍾會小時就有美譽,魏文帝聽說後,就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帶你的兩個兒子來讓我看看。”於是鍾繇就帶鍾毓、鍾會來見文帝。因為緊張,鍾毓臉上大汗淋漓,文帝問道:“你臉上為什麼有這麼多汗?”鍾毓回答說:“戰戰兢兢,汗出如漿。”文帝又問鍾會:“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說:“戰戰兢兢,汗不敢出。”
鬱鬱耶耶
王絢,南朝宋人,五六歲時已聰穎敏悟,外祖父何尚之視他為罕見之才,非常喜愛。一次,教他讀《論語》,讀到“鬱鬱乎文哉”時,因他父名王彧(與鬱同音),開玩笑說:“可以改讀為‘耶耶乎文哉’。意即避其父名諱,吳越人稱父為“爺”,也可寫作“耶”。何尚之的兒子何偃,是王絢的舅舅。他當即以《論語》中“草上之風必偃”之句反問道:“莫非要讀作‘草翁之風必舅’嗎?”將“上”因與“尚’諧音改作“翁”,指外祖父。以“舅”代何偃之“偃”字。何尚之笑不能止。
賣井
傳說韓信七歲的時候,在街上玩,聽到一家兄弟二人為了一口井爭吵不休。
韓信問老二是怎麼回事,老二說:“老大闊,我窮,分家時這一口井歸我們兩家。現在我想把這半個賣給老大,可他覺得反正不能搬走,就不想買。”
韓信一聽,笑了笑說:“這好辦!你用秫秸把這半個圍上當茅坑。”老大一聽,隻好花大錢買下了這口井。
添字得驢
吳國大臣諸葛瑾,字子瑜,他麵長似驢。一天,吳王孫權設家宴招待文武百官,叫人牽進一頭毛驢。驢臉上掛著個長長的標簽,上寫“諸葛子瑜”四字。諸葛瑾七歲的兒子諸葛恪跪在孫權麵前請求道:“請大王允許我再添上兩個字,好嗎?”孫權答應後,他在“諸葛子瑜”之後加上“之驢”兩字。滿座歡笑。孫權便將毛驢賞賜給他。
何妥反問
隋朝的何妥,八歲時到最高學府遊玩。官員顧良和他開玩笑說:“你姓何,到底是‘荷葉’的‘荷’呢,還是‘河水’的‘河’呢?”何妥應聲說:“先生姓顧,是‘眷顧’的‘顧’,還是‘新故’的‘故’?”
過江瘟牛
有個教書先生名叫“過江”。一次,出個題目叫學生對對:“隔河並馬”,學生把“並”字聽成“病”字,脫口對道:“過江瘟牛。”先生聽了哭笑不得。
報考
有一個十二歲的兒童就到縣裏去投考。縣官一看是個小娃崽,就說:
“你太小了,考不上的。”
兒童說:
“你不要看我小,沒有學問我也不會來考。”
縣官問:“你幾歲了!”
“十二歲。”
“讀了幾年書?”
“十二年。”
縣官一聽,冒火了:“豈有此理!可惡的小娃崽竟敢當麵說謊,哄騙本縣,難道你一出世就讀書嗎?給我拉下去打!”
兒童鬆不慌不忙地說:“大老爺,不要忙打人哩。你想,別人讀書隻在白天,我是白天夜晚都讀。我讀六年不是抵得別人讀十二年嗎?”
“好吧,你既然說你有學問,讓我先考你一考。考得好,讓你報名;考不好,打你幾十大板趕出去!”
縣官便叫人拿張紙來,有巴掌那樣大,遞給兒童說:“你用這張紙從一寫到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