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半隻雞
霍克斯先生來到一間海濱酒店,他點了一份菜後便坐下來欣賞海邊風景。
時間過去許久了,霍克斯先生的萊卻還沒有上來。他生氣地叫住侍者說:“我要的菜怎麼還沒有來!”
“噢!先生”,侍者回答,“您要的是半隻雞,我們是不可能為您一個人殺一隻雞的,因而隻有等另外一位顧客了!”
按質論價
一個先生到澡堂去洗澡。侍者瞧不起他,丟給他一條舊毛巾就不管了。他洗完澡,往盤子裏丟了一個金幣,轉身就走了。侍者看他給了這麼多錢,歡天喜地。
過了一星期,他又到這個澡堂洗澡。侍者給了他一條新毛巾,而且對他非常殷勤。他什麼話也沒說,充分享受著。洗完澡,他掏出一個銅板扔在盤子裏就走。侍者見他給的錢太少,生氣地問:“你怎麼才給這麼點錢?”
他笑道:“這有什麼奇怪,我這是按質論價。今天我給的是上次洗澡的錢,上次給的是今天洗澡的錢。”
超級懶漢
從前,有個懶漢,一天到晚什麼事也不做,吃飽飯躺在炕上呼呼大睡。
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忙著辦年貨,張燈結彩。隻有懶漢一人每天大夢黃粱。懶漢的老婆忍無可忍,盛怒之下。大聲對懶漢吼道:“今天你要是不幹活,就甭想吃飯,去把菜板子搬過來,我要切菜!”
懶漢見老婆很生氣了.就緩慢的挪挪身子,慢吞吞地說:“唉,搬什麼菜板子呀,在我後背上切吧!”說著就順炕沿趴在老婆跟前。他老婆真是氣壞了,二話沒說,抄起一棵白菜,在懶漢後背連切三刀,真是刀刀見血。
可奇怪的是懶漢一聲不吭,女人很詫異,就問道:“難道你不痛嗎?”懶漢有氣無力地說:“就是痛,我也懶得說呀!”
我懂法
前天,看到報紙上一則“某地一農民搶劫他人1000多元錢財卻還不知道自己違法”的新聞後,媽媽感歎道:“知法懂法多重要啊!”
5歲的兒子連忙接過話題:“媽媽,我懂法!”
“你懂什麼法呢?”媽媽好奇地問。
“加法、減法我都懂呀!”兒子脫口而出。
會更生氣
富翁葛朗出外旅行,晚間睡覺時,老夢見自己的妻子與年輕男子偷情。有一天,他往家裏發了一份電報。保姆蘇娜接到後,趕忙念給女主人聽:“太太,老爺說:‘我得到一個消息,我離開後,夜夜有一個年輕男子進入宅第。為了查明真相,我將立即回家。”
葛朗的妻子聽後,生怕風流事暴露,嚇得手足無措。突然,她臉上露出驟喜的表情,對蘇娜說:“有辦法了,你就說那年輕男子是來找你的!”
蘇娜一聽,急忙說:“那可不行,太太,老爺知道了會更生氣的。”
待遇
三個婦女在談論自己家裏保姆的待遇。
甲說:“管吃,每月500元。她是保姆市場招來的。”
乙說:“管吃不給錢,給她些舊衣服。她是我孩子的姑姑。”
丙說:“我那個隻管她餓不死就行。”
另兩個驚問其故,丙答道:“孩子的奶奶從鄉下來了。”
喜歡小孩
一個已婚的少婦希望新來的保姆喜歡她的工作。
“你在我們家一定既輕鬆又愉快。”她甜甜地解釋道,“因為我們沒有小孩會吵你。”
“喔,太太,”保姆說,“我很喜歡小孩,所以你不必為了我而禁欲。”
美麗的修女
兵荒馬亂中,在樹林邊一個騎兵逮住一個正要躲藏的美麗修女,美麗修女經過一番掙紮,還是難逃魔掌。
後來回到修道院,美麗修女就顫驚地對住持說:“那可惡的男人捉住我,並剝光了我的衣服,把我丟進了枯草堆中……住持,你說我該怎麼辦?”
住持:“那你趕快吃檸檬,而且馬上吃。”
修女:“吃檸檬?為什麼要吃檸檬?”
住持:“等一下有人要來,如果你那張喜滋滋的臉被瞧見,那多不好呀!”
紅薯葉
有個城裏人特別喜歡吃紅薯葉,一次去鄉下探親,特意買了幾捆紅薯葉帶給朋友,還大聲說:“這可是城裏的美味,放到火鍋裏是最好吃的,鄉下人是無法品嚐到的。”
幾個小孩子童言無忌,說:“姐姐,我們這裏紅薯葉子一般是拿來喂豬的 ”
偷窺的工作
一位男作家在雜誌開辟一專欄,專門為讀者解決一些生活上的難題。
一日,有位讀者投書:我是一家女鞋店的男店員,我有一件非常困擾的事,不知如何解決。我所服務的那家鞋店生意非常興隆,每天從早到晚,顧客總是川流不息,我必須每天蹲著為客人試鞋。雖然這隻是件芝麻小事,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女客人裏邊總穿得少點什麼,所以每當我為她試鞋時,總會瞧見不該瞧見的東西。這真使我心跳急促,麵紅耳赤,每次都有一股衝動,你說我該怎麼辦?
這位作家的答複是:“請問貴店還缺人嗎?”
曆史問題
星期一上曆史課時,哈裏突然想起有篇重要論文要交,但他卻還沒寫。
他緊張地走到教授麵前道歉:“對不起,教授,上周末我去看女朋友,忘記了作業。”
“新同學,“教授嚴厲地說,“是曆史重要還是你的女朋友重要?”
“教授先生,”哈裏說,“如果我不去看她,她就會成為曆史了。”
賺錢的生意
一個年輕人對一個大富翁說:“我能給您介紹一樁可以賺50萬法郎的生意嗎7”
“很好,”大富翁說,“你說給我聽聽。”
“聽說,誰如果娶您的女兒,您就將給他100萬法郎嫁妝。”
“一點不假。”
“而我呢,我娶她隻要50萬法郎。”
情怯
一個怕羞的男人,始終沒有勇氣向他所愛的女人表白,而她非常了解和愛他,便常常製造機會,讓他表示出他的愛,但他卻始終無法利用她所製造的機會。
有一天晚上,他和她坐在公園的長椅上,他照例又是無語。她忍不住又製造機會,對他暗示道:“據說男人一隻手臂的長度,與女人的腰圍相等,不知你信不信?”
“是真的嗎?”他答道,“可惜我沒有帶一根繩子來量一量。”
最般配的戀人
女:“我是不是很胖啊?”
男:“哪裏,天使身材最標準了。”
女:“我是不是不夠漂亮?”
男:“誰說的,你最能給我安全感。”
女:“那你說我聰不聰明啊?”
男:“那還用說,要不這麼多人裏偏偏選中了我。”
女(滿意了,還想發發嬌嗔):“哼,我幹嗎嫁你呀,嫁你就是叫你疼的!”
男(拚命點頭):“對對,你掐我的時候我感受最深。”
受戲不改
某人過巫山廟,白日裏因思慕楚襄王與神女相會之事,也企盼能與神女相會一次。這晚,果在夢中聽得神女說:“仙家不食煙火,你想會我,必先忌食稻穀。”這人翌日起便忍饑數日。幾日後夜間,又夢得神女托語說:“你身有塵土氣,必洗淨方可相會。”這人想,難是難,但還是聽了吧,免得前功盡棄,於是大雪天解衣跳入水中,把身子洗得一幹二淨。這夜夢中,神女又道:“你需悟出玄機,識我隱語,方可配合。”這人一聽,覺得機會已到,就說:“可以。”神女說:“不是不,不是不,隻是不。”這人苦思許久也不悟此隱語,急得說:“不願意配合就算了,請明示隱語,免我苦思吧!”神女說:“這太容易了,你做都做了,還猜不出?不是不饑,不是不凍,隻是不改。”
答非所問
秦軍繼攻破長平後,又兵圍趙都邯鄲。情勢危急,趙相平原君一時無良策解救,隻能坐在家中發愁。看到府吏就隨便問道:“府裏麵還有什麼公事未了結?”吏沒有回答,新垣衍坐在一旁,應聲答道:“隻有一事未了,就是城外還有一夥竊盜未抓獲歸案!”
嫠婦敲門
魯地有個單身漢,正好隔壁有個嫠婦也獨居。某夜,狂風乍起,暴雨傾盆,嫠婦屋塌了,隻好躲到單身漢家去。嫠婦敲門,說明情由,單身漢就是不開門,在大門裏說:“男女不過六十不同居,今你我都還不足六十,所以我不敢開門。”婦說:“你為何不學學柳下惠。”(柳下惠“坐懷不亂”,即美女坐在他懷裏,他不動心。)單身漢說:“柳下惠可以,我則不可。我將以我的不可,學柳下惠之可。”
鬼吃敗仗
吳地有人叫王君莘,有一次睡在書房中,夜半時分,有鬼叫了起來,聲音像鴨子叫。王君莘聽後,一點也不怕,對鬼大聲說:“你想叫就叫吧,我不管你,但就是不要近我的床,聒我的耳朵哪!”鬼又變作鵝叫,王笑道:“這聲音也不好聽。”鬼又發出禽鳥拍翅的聲音,王又說:“我想睡了,不聽你的。”鬼有些懊惱,碰到如此大膽的人,心想一定要嚇怕這個人,便落到床前,壓住王君莘的身子。王輕輕一笑,說:“我正巧冷著呢,你壓在我身上倒也暖和,好極了。”鬼隻得退走。
笑鬥女鬼
戶部尚書曹竹虛的堂兄,是個膽大而有趣的人物。有一次,他到揚州去,住宿在朋友家的書房裏。朋友說:“這屋鬧鬼,夜裏住不得”他硬要住。半夜,有個蟲子似的東西從門縫裏一伸一縮往裏爬,薄得像張紙。進屋後,慢慢展開成一個女人,披頭散發,吐幾寸長的舌頭,顯出吊死鬼的樣子。曹兄看著她笑道:“頭發倒還是頭發,不過稍微亂了點;舌頭同樣是舌頭,就是稍微長了點。”那女的忽然一下子把自己的頭摘下來,朝桌子上一放。曹兄大笑道:“有頭都沒啥可怕,何況沒有頭呢?”女鬼花招使盡,奈何他不得,一下子就隱去了。後來,曹兄從揚州回來,又住在這間書屋裏,女鬼伸頭進來,一見他就啐了一口唾沫:“又是這掃興的家夥!”縮回頭,竟沒有再來。
中計
有個小偷,大白天偷了幅畫,剛卷好要出門,主人從外麵回來。小偷拿著畫跪下來,說:“這是小人祖宗的畫像。我窮得實在沒法,想拿它跟您換幾鬥米。”主人揮手把他趕了出去,走進大廳,才發現懸掛著的一幅趙子昂的畫不見了,追出去時,小偷早已不見蹤影。
濕木造屋
高陽準備建造房子,木匠勸道:“暫時不能動工。木材沒幹,把泥抹上去,定會壓彎。濕木材蓋房,眼下雖然好看,今後要倒塌。”
高陽笑道:“照你的說法,房子更不會壞了。以後木材越幹越堅硬,泥漿越幹越輕。用越來越堅硬的木材來承載越來越輕的泥漿,房子怎麼會塌壞呢?”
木匠無話可說,隻得勉強聽從。房子建成了,初看挺好。過了一些日子,果然倒塌了。
煮熟石榴
隋朝山東的鄭元昌,是個有權有勢的人,平素喜歡不懂裝懂。一天,他參加宴會,高踞首席,宴席很豐盛,還有許多水果。他不識石榴,但又不肯放下架子問人,裝出內行的樣子,連皮啃,隻覺得又酸又澀,就對主人說:“這個紅饃饃,好像還未煮熟,你們得把它再煮一煮。”
“硬漢”韓皋
仆射(尚書省長官,職同宰相)韓皋長得像父親,很小就父母雙亡。從此,韓皋就因為怕看到自己的形象而引起思父之情,不再照鏡子,並稱自己是真“硬漢”。某冬患皰病,醫生給他敷藥,連敷幾次都未能敷上,隨口說:“天真冷,膏藥一離火就硬了。”韓皋特別敏感,笑道對醫生說:“我韓皋實在是硬吧!”
自作自受
梁先生非常喜歡鬧新房,每當人家舉行婚禮之前,都要想法弄來一些米,夾在紙花中間,擲向新人頭上取樂。有一回,他參加一個吝嗇朋友的婚禮,照例搞些米來。於是他向這位吝嗇朋友的家人要,說:“越多越好。”這家人便去給找米去了。誰知等了好半天,才見這家人背著很多米來,氣喘籲籲地說:“粱先生,你盡管撒吧,這是從您府上背來的。”
水蟲
水中有一種蟲子,行走時,頭尾一定要動。它遊行的時候,好像是翻跟頭,所以俗稱之為跟頭蟲。跟頭蟲曾經向水中各小蟲昭示說:“我是入水的齊天大聖,所以善於翻跟頭。”水族中的小蟲都信以為真,對它都有點怕。不久,來了一條魚把跟頭蟲吃了。眾小蟲都很驚訝。一會兒又遇見一條跟頭蟲,眾小蟲真相信是齊天大聖了,神通果然廣大,雖然被魚吃到肚內,仍能從魚肚中出來,逢凶化吉。眾小蟲急忙向前問候,可這跟頭蟲根本不知怎麼回事。於是眾小蟲才明白,原先那個跟頭蟲不過是個說大話的東西。
菽粟腐爛
有個理學家抄襲程朱(程頤、朱熹)語錄,鋪寫成文,還對人說:“我的文章像菽粟布帛一樣為人們必需。”文學家楊升庵笑道:“菽粟當然是菽粟,隻怕一年又一年堆積在一起,發紅腐爛不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