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斑疹
斑和疹都是全身性疾病表現於皮膚的症狀。
1、斑:指皮膚黏膜出現深紅色或青紫色片狀斑塊,平攤於皮膚,摸之不礙手,壓之不褪色。可由外感溫熱邪毒,熱毒竄絡,內迫營血,或脾虛血失統攝,或陽衰寒凝血瘀,或外傷血溢皮膚所致。
2、疹:指皮膚出現紅色或紫紅色、粟粒狀疹點,高出皮膚,撫之礙手,壓之褪色的症狀。常見於麻疹、風疹、癮疹等病,也可見於溫熱病中。多因外感風熱時邪,或過敏,或熱入營血所致。
①麻疹:疹色桃紅,形似麻粒,先見於耳後發際,漸延及顏麵、軀幹和四肢,疹發透徹後按出疹順序依次消退。因外感時邪所致,屬兒科常見傳染病。
②風疹:疹色淡紅,細小稀疏,瘙癢不已,時發時止。為外感風熱時邪所致。
③癮疹:皮膚上出現淡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大小形狀各異,瘙癢,搔之融合成片,高出皮膚,發無定處,出沒迅速,時隱時現。為外感風邪或過敏所致。
望水皰
1、白㾦:又稱白疹。指皮膚上出現的白色小皰疹。特點是晶瑩如粟,高出皮膚,擦破流水,多發頸胸部,四肢偶見,麵部不發。白㾦的出現,多因外感濕熱之邪,鬱於肌表,汗出不徹而發,見於濕溫病。
2、水痘:指小兒皮膚出現粉紅色斑丘疹,很快變成橢圓形小水皰,晶瑩明亮,漿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現,大小不等,兼有輕度惡寒發熱表現者,稱為水痘。因外感時邪,內蘊濕熱所致,屬兒科常見傳染病。
3、濕疹:指周身皮膚出現紅斑,迅速形成丘疹、水皰,破後滲液,出現紅色濕潤之糜爛麵者。多因濕熱蘊結,複感風邪,鬱於肌膚而發。
4、熱氣瘡:口角唇邊、鼻旁出現成簇粟米大小水皰,灼熱癢痛。多因外感風熱或肺胃蘊熱上熏所致。
5 、纏腰火丹:腰部皮膚焮紅,可見成簇水皰性皮疹,簇生成群,帶狀分布,纏腰而生。多因外感火毒,或肝經濕熱,浸淫肌膚所致。
望瘡瘍
1、 癰:指患部紅腫高大,根盤緊束,伴有焮熱疼痛,並能形成膿瘍的疾病。具有未膿易消,已膿易潰,瘡口易斂的特點,屬陽證。多由濕熱火毒內蘊,氣血瘀滯所致。
2、 疽:指患部漫腫無頭,膚色不變,疼痛不已疾病。具有難消、難潰、難斂,潰後易傷筋骨的特點,屬陰證。多由氣血虧虛,陰寒凝滯所致。
3、 疔:指患部初起如粟如米,根腳堅硬較深,麻木發癢,頂白而痛的疾病。多發於顏麵和手足。因竹木刺傷,或感受疫毒、火毒等邪所致。
4、癤:指患部形小而圓,紅腫熱痛不甚,根淺、膿出即愈的疾病。因外感火熱毒邪或濕熱蘊結所致。
望小兒指紋
指紋特點:在食指掌側前緣,隱隱顯露於掌指橫紋附近,紋色淺紅略紫,呈單支粗細適中。
小兒指紋病理變化的臨床表現及其意義
1、 三關測輕重:
小兒食指按指節分為三關:食指第一節(掌指橫紋至第二節橫紋之間)為風關,第二節(第二節橫紋至第三節橫紋之間)為氣關,第三節(第三節橫紋至指端)為命關。根據絡脈在食指三關所現的部位,可以測定邪氣的淺深,病情的輕重。
①指紋顯於風關,是邪氣入絡,邪淺病輕,病情的輕重。
②指紋達於氣關,是邪氣入經,邪深病重。
③指紋達於命關,是邪入髒腑,病情嚴重。
④指紋直達指端(稱透關射甲)提示病情凶險,預後不良。
2、 浮沉分表裏,紅紫辨寒熱:
①指紋鮮紅,屬外感表證、寒證。因邪正相爭,氣血趨向於表,指紋浮顯,故紋色偏紅。
②指紋紫紅,屬裏熱證。因裏熱熾盛,脈絡擴張,氣血壅滯,故見紫紅。
③指紋色青,主疼痛、驚風。因痛則不通,或肝風內動,使脈絡鬱滯,氣血不通,故紋色青紫。
④指紋淡白,屬脾虛、疳積。因脾胃氣虛,生化不足,氣血不能充養脈絡,故紋色淡白。
⑤指紋紫黑,為血絡鬱閉,病屬重危。因邪氣亢盛,心肺氣衰,脈絡瘀阻,故見紫黑。一般來說,指紋色深暗者,多屬實證,是邪氣有餘;紋色淺淡者,多屬虛證,是正氣不足。
3、 淡滯定虛實:
指紋淺淡而纖細者,多屬虛證。因氣血不足,脈絡不充所致。指紋濃滯而增粗者,多屬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