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恩傑爾大街被騷擾行為記述 第三十章讀牡丹亭
牡丹亭是古典文學時代最豐富的文本。雖然以戲劇的名目出現,農業社會的種種現象的反映,但是最濃的還是古典文學的意韻。我認為把民國以前、特別是以五四運動為分水嶺、那段綿長的曆史定為封建社會,確定古典文學的時期的懸崖式的結束,我想這是對開山造田的人為行為明智的承認。從那以後的文學的繁茂生長,就越來越不是故地新篇的樣子了。
牡丹亭作為文學最繁華時期的作品,它的接近文學和沿乘傳統是在骨子裏的家族式的,不但是文人狀態的才子佳人方式的理想抒發,它的寄托莊周夢蝶那樣的形式構成,就是在它的行文裏邊也多把書中人物假托古之名人,這樣閱讀起來的感覺很能上道兒的親切感。柳夢梅假托柳宗元之後,柳文種樹郭橐駝傳中的主人公也成了柳的仆人,而柳夢梅的仆人還種樹就是郭小橐。杜麗娘的父親杜寶杜太守假托杜甫杜子美之後,韓秀才假托韓愈之後。這樣閱讀起來就有很深的因緣感,當你遇到這樣的一些句子如雪擁藍關馬不前的時候,那種熟悉的愉悅不言而喻。
我一生的追求或者說生活的門徑,惟讀書爾,苦守也能換個春秋,春秋來了還是讀書,遇以往覺得慣熟。今日就當溫習此情,再把摸時還在心頭。過去隻道遊園、驚夢,原來我看到肅苑、驚夢,過去屏耳閉目而在口的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還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拋殘繡線、嫋晴絲、燕啣泥,更別致的都知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傷心樂事誰家院。我摘出來的還有這麼一句,怎剗盡助愁芳草,甚法兒點活心苗。還有那幾句偏安時隻把杭州做汴州的三秋桂子,十裏荷花引來了垂涎寇虜的鐵蹄,真是嶺上花搖,天外飄香者也了。
牡丹亭這樣的戲劇已經接近民間生活,雖然描寫狀物還是古典文人風格,農業社會封建狀態下的意象,皆以整齊劃一的田園牧歌式的韻律呈現。官員,夫人,秀才,小姐,甚至佻迖人、俳優者皆成角色,有調侃,有戲噱,卻都出口成章,操一樣的口腔,將軍上馬,倥傯之間,還歎天意秋切,又是一江秋色也!明顯的文人痕跡,卻並無見外之意。
那個時候的文化是整塊的古典,言辭事跡多有可考,語氣出典多有根據。牡丹亭龐然五十五黜多敘成語典故,據說燕子箋在這方麵也是肥撈,語言豐茂,典故龐雜,文化的含金量要勝過故事性的曲折,自有新社會白話文後,這樣的敘寫方式就漫延無收了。也許古典戲劇時代就已經對古典文學有所叛逆了,比如對人物和情節的描述繪畫就已經本分化,甚至世俗化到有幾分輕佻,可是相比較今天的恣肆蕪雜,在美感的堆集和行文的流暢方麵還是迥然有別,劃分出了極大的板塊碰撞的痕跡。今天讀書寫文章的人,遭遇牡丹亭那已經是九分之九的古典了,回頭才記起文化傳統延續的重要。
一壺酒,看文化,人間事,可逍遙,情深處,不可拋。
人無靈魂不徘徊,花間有友想從來,奈何橋畔也顧念,一生一回望鄉台。(祭古典文化,讀二十三黜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