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口腔手術病人常規護理(1 / 1)

一、術前護理

1.一般護理

(1)心理護理 手術前護士應全麵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態,正確引導和及時糾正病人的不良心理,以保證各項醫療護理措施順利進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是緩解和消除病人及家屬焦慮和恐懼的方法。

(2)營養支持 病人的營養狀況與其對手術的耐受性直接相關。全麵評估病人的營養狀況,盡可能地減少或排除營養缺乏的誘惑因素,術前盡量預防和(或)改善營養不良,加強營養指導。

(3)漱口 入院後指導病人用漱口液漱口、清潔口腔。

(4)完善常規術前檢查 入院後應完善肺部X線片、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凝血象、肝腎功能等各項檢查。

(5)常規訓練 幫助病人練習床上使用便器,訓練小兒使用湯匙或滴管喂食等。

2.術前一日護理

(1)搞好個人衛生,如洗澡、理發等。

(2)做普魯卡因、青黴素過敏試驗,並記錄結果。陽性者應通知醫師。

(3)按手術區域,做好皮膚準備。

(4)根據手術需要,按醫囑配血。

(5)術前晚為保證病人有好的睡眠,必要時可服用安眠藥。

3.術晨護理

(1)成人全麻手術前12小時禁食,術前4~6小時禁水;小兒全麻術前4~6小時禁食,術前2小時禁水,6個月以下小兒術前3小時禁奶,術前2小時禁水。

(2)遵醫囑執行術前給藥。

(3)進手術室前囑病人排空大小便。

二、術後護理

1.病人術後回病房時即與醫師、麻醉師了解病人手術過程中的情況,與手術室護士做好交接班及注意事項,如連接好各種引流管並注意觀察引流物色、量、性狀的變化。

2.病人全麻未清醒時,按全麻術後常規護理。設專人護理,置病人去枕平臥位,頭偏向健側,及時消除口、鼻、咽腔及氣管嘔吐物、分泌物或血液,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態、瞳孔變化,血壓每15~30分鍾測一次,待全麻清醒或血壓平穩後可酌情減少測量次數。全麻清醒6小時後無嘔吐者,可給少量溫開水或流質飲食。

3.飲食護理 飲食原則原則是要提高營養價值,保障傷口愈合。可分為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軟食和普食。應根據手術不同情況和醫囑,決定飲食和進食方法,如自食、管喂、匙喂、鼻飼等。

4.傷口護理 密切觀察傷口是否有滲血、組織腫脹情況及敷料包紮鬆緊度,如果傷口滲血較多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5.疼痛護理 切口疼痛在術後24小時內最劇烈,2~3日後逐漸減輕。劇烈疼痛可影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故需關心病人,觀察病人疼痛的時間、部位、性質、規律,協助病人使用恰當的解除疼痛措施。必要時依醫囑給予止痛藥。

6.口腔護理 每日口腔護理2次,保持口腔濕潤、清潔。

7.病人恢複期間做好健康指導,指導病人學會自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