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四大聖僧不現身便罷,既現身則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要將石之軒救走。若之前誰信他們大搖大擺的露了臉是隻為討一頓齋的,定是個愣頭無疑。
荊棘上前阻撓道,“怎麼有人會有收集屍體的癖好嗎?石之軒看來已叫老天收走,我準備就地火化。四位聖僧既然來了,總不能空走一趟,替他超度和化解滿身戾氣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這是件不錯的功德,事不宜遲,頃刻便辦吧。”
石之軒若真的死了,荊棘這樣安排也挑不出刺來,然而此刻石之軒生死未定,而四名老僧是有醉翁之意的。智慧大師心係人命,不作考慮就接下話道,“姑娘此話不錯,我師兄弟四人也正有此意。不過靜齋經過連日動蕩,如今庵中無人,還是將石施主押回無漏寺再行安置為好。”
狐狸尾巴露得這麼快荊棘倒也奇了!四個老和尚總歸不比常年在做政治鬥爭的人心裏活絡,說到心計,荊姑娘實是高看了他們。準備好的一骨碌套詞便也用不上了,隨口揶揄道,“姐姐,原來人家是看不起你慈航靜齋的超度水平。石之軒又不是高貴出生,要以皇帝之儀下葬不成?需不需人陪葬,要不算我一個?”
此話機鋒暗藏,四大聖僧皆付之一笑,然皮笑肉不笑,臉色甚為難看。
荊棘目光深邃,心頭暗道:哦,BOSS打完了,裝備你要撿。這種好事倒不說稀缺,但在本姑娘眼皮底下竟然發生,簡直不知死活。
石之軒曾拜四僧中的嘉祥和四祖道信為師,江湖盛傳視為偷學武功,可到底怎麼回事,隻有教的人和學的人自己心裏麵清楚。當年四大聖僧三次圍攻石之軒,一次也沒能成功,這樣三擒三丟大魔頭的離譜事跡江湖中竟沒人懷疑,也是怪哉。亦或確有人懷疑,但礙於佛門威信無人敢提,也就是騙騙底下綠林無知之輩。
石之軒的野心是統領魔門,與道門為敵,佛門大可撒手不管。更深一步的推論是:其實石之軒僅僅是被佛門推上台麵的第一步棋,放他在世上攪風攪雨,不管成功與否,荊棘始可預見他最後都會放下屠刀,被普渡眾生的佛門大宗師們普渡走,真真是好算計。
這就是天下亂了,而後佛門幫新的救世主斬除了奸惡,統一了世道,將千萬生靈超度去往西天極樂。至最後在統治者的感恩戴德下大興佛學,盛傳小乘教法,再派個人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於是天衣無縫,世代推佛門為宗教之首。亡你無辜,興我佛門,阿彌陀你個佛!
正是:勝負因緣誰堪懂,幾人有成幾人失,一朝鹿死他人手,千古功過無能評。
婠婠培養了一個武皇陛下,至多讓陰癸派統治世間五十年。佛門卻是正式開啟了一個“萬佛朝宗”的大時代,此後幾百年間,在中國大地上正教為“佛”,道占一絲理,其餘皆為邪。
這個時候,嘉祥已經勘查過石之軒的傷勢,寸寸觸目驚心,饒是他修佛百年也險被驚得佛本動搖。而不死印法確有獨到之處,那石之軒到現在還沒死呢不是,不過這千瘡百孔的身體想來活著也是要日日受罪。
對於今天的遭遇石之軒是極不服氣的。他與梵清惠拚拳腳刀,哪樣手段哪樣武功都絕不會落於下風,唯獨拿起色空劍的梵清惠無敵到變態,生生破去了他的幻魔身法,叫“不死”變成了一種作繭自縛的折磨。
嘉祥正在考慮將石之軒救回去的得失,這具半死的“屍體”卻叫人瞠目的睜開一雙瞳鈴,甚至中氣十足的說起了話,“幾位師尊,之軒現在難以動彈,總之無顏相見,請賜予弟子一死。”
荊棘默默一笑,小手收進袖中,回去靠在趙村姑懷裏。剛才她隻是觸碰了石之軒的中樞神經,給他打入一道生機,至於能撐多久,全憑造化,當然造化荊棘是不可能給的。她需石之軒做的一件事就是拔出蘿卜帶起泥,出乎意料的配合。
四大聖僧同時嚇了一跳,那場麵簡直是四隻蛤蟆落下水,呱呱呱呱。師妃暄都不禁掩麵一笑,一掃今日陰霾。
智慧大師迅速判斷出局勢,狠顯殺伐決斷,“這孽子滿口胡言!嘉祥師兄,不用考慮了,就地正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