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聽秋:廣州人民,體魄強健,舉止活潑,其處事接物之興趣,異常濃厚(2 / 3)

之菜肴,最美者為一雞三味,其烹調雖與江南不同,而味之濃淡厚薄,較之杭州西子湖畔酒館所為之一雞三味,實勝一籌雲。

中國本部之人民,形態與膚色,固為一律,然其精神氣質與體魄,乃隨所居地域氣候之狀況而異。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三區之人民,彼此性質之殊而不混,幾若有鴻溝介乎其間。黃河流域,因氣候寒冷,其人剛愎沉毅而重然諾;長江流域,氣候溫和,其人伶俐機警而富思想;珠江流域,氣候炎熱,其人活潑興奮而多欲望。可知地氣所鍾,與人文有密切之關係也。予今且述廣州居民之性格。予到粵以來,觀粵人體魄健旺,舉動活潑,不禁生無限之羨慕,返顧自身,長於江浙文弱之邦,精神萎縮,與若輩相對,殊深自慚。廣州人民,體魄強健,舉止活潑,其處事接物之興趣,異常濃厚。吾人常見粵人所辦大規模之商店,每至分布其營業於全國各處;吾人又常見其貧苦之小民,赤手空拳,遠遊異國,困苦數寒暑,多滿載而歸;吾人又常見其在外國之僑民不但盡力於事業,並且熱心社會公益事務,如組織慈善團體也,設立學校也,以及年來中國內地天災人禍之賑濟也,僑民莫不熱心讚助,努力玉成。此種奇異之成績,實由處事接物興趣之濃厚,有以致之。凡處事接物興趣濃厚者,其心目中之人

生觀,必為一快樂而有希望的人生觀,其意會與情緒,當與彼憤世嫉俗、悲命慨時者之五中所蘊,大相懸殊也。雖然,以處事接物興趣之熱烈,以對於人生意味之濃厚,欲望乃因之而熾。粵人對於事業之興味,曆辛嚐苦,不畏艱難,在全中國民族中,實莫可與之倫比;而其人欲之旺,亦與其對於事業之興味,同高並茂。予經月餘觀察,敢妄將粵人心性中之重要原則,分析為二:一曰對工作與活動興趣的濃厚,二曰對於飲食興味的熱烈。請先言其一:粵人生性不慣靜默與安逸,喜處熱帶之環境。其處事接物,不畏艱難困苦以赴,已如前文所述。除正當事業外,凡一切熱鬧之舉動,無論其為遊戲、為娛樂與否,無論其有意識與否,粵人皆喜參與。普通人士,工作完畢,非飲夜茶即觀電影,以消磨夜晚之光陰,多不耐居家閑坐。遇有紀念日或放假日,非往劇園觀劇,即參加公共之集會(如紀念會、遊藝會及其他市民集會等),每次集會,輒見人山人海,萬頭攢動,呼口號時,眾吻狂吼,音撼山嶽。此種激昂慷慨之精神,在江浙殊不多見,而粵人乃優為之。又粵人喜燃爆竹,此種習慣,固為社會上一種迷信之遺習,但在粵人則殊坦然。若輩每逢舊曆令節,如五月端午等日,因須燃爆竹以酬神,而當各種紀念日,於公共場所集會

或沿街宣傳之際,亦喜燃爆竹以助興。最奇怪者,若輩於紀念日乘汽車散發傳單時,車中必攜大宗爆竹,沿途施放。予意度之,是亦粵人好動喜鬧之一種狀態也。

再言其次。予於前節已將廣州之飲食店,略為敘述,並以為廣州飲食店林立,可作“食在廣州”一語之闡明。就廣州飲食店之多與食客之夥而觀,已足為粵人好食之明證。予更益一事以證吾說。予於某日獨酌於西園之某食店,予見鄰座一客,身著黑色膠布之衣袴,科頭跣足,望之頗類一廚役。予初尚不經意,繼見館役以巨大錫盤盛肴,置其桌上,斯時予好奇心起,凝神清視,則見其所食者,一為清燉魚翅,一為紅燒鮑魚,一為雞絨粟米,一則白湯三角雞也。予觀看出神,幾乎忘餐。及予餐畢,鄰座之客,亦起而至賬櫃付款,彼出紙幣一張,為五十元之港紙。予俟彼找清他去,遂亦付款而出。歸後質之友人,不禁自愧且笑。蓋粵人素不重服裝,彼著黑色膠布衣科頭跣足者,其家業或在中人以上;予之少見多怪,誠如粵人所謂“大鄉俚”矣(按:“大鄉俚”即孤陋寡聞不知時務者之語,猶上海俚語中之“阿木林”與“豬頭三”耳)。嗣後予常飯於酒家,對於此等衣履與狀態之座客,已熟視不以為奇。由此觀之,彼粵人者,家僅中人之資,且至酒店大嚼,上等富戶,

一飯數十金,又何待言,是豈不足為粵人講究飲食之證明耶。不特此也,粵人所嗜之食品,其種類且較吾人所嗜為倍蓰。夫貓狗蛇猴,吾人所不能食者,粵人乃甘其味。此外予所不知之物,粵人喜食者,不知凡幾。

古人曰:“食色性也。”又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粵人之嗜食好色,其亦所謂大欲乎?餘嚐聞信釋持齋者雲:凡人多食葷腥,則髒腑之氣味不潔,淫欲必盛。是語也,果有真理與否,餘不敢妄揣;唯見粵人,對於飛禽走獸,幾乎無人不嗜,而又耽於淫樂,則彼信釋持齋者之言,似乎頗近於理。予又聞人雲:粵地天氣炎熱,且極潮濕,男女體格,因受天時影響,其性質與作用,遂另是一種變化。是語也,須質之人文地理學及生理衛生學專家,予不學無術,更不敢加以肯定或否定之批判。今姑不論其他,且從實際之情形以充吾之遊記。廣州蓄妾之風甚盛,富室男子一人,所蓄姬妾有多至一二十人者,中人之家,平均每一男子,有妾媵三五人,其僅有妻室不列小星者,殊不多見。此外粵地尚有一種特殊製度,名為“平妻”,即男子一人,娶妻二人或二人以上,所娶妻室,彼此名分等級相並,無大小嫡庶之別。近年以來,此種製度,頗為盛行。貧家小戶之男子,苟略有積蓄,即娶兩妻。夫兩女共事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