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波:拿荔枝肉浸在“雙蒸酒”裏兩三小時,那真是美妙無比(2 / 2)

荔枝灣攝於1920年代

因此荔枝灣上,總是艇仔如織,而每一艇上,又莫不嵌滿了遊人,像小魚般一隊隊地遊來浮去。

什麼東西吸引住他(她)們?

第一是嶺南天氣,溫熱的時期太長久了。海麵上微弱的風,也足以蕩滌人們的塵襟。再則沿海居民,對於漣漪的碧水,向來寄興無限的親熱和愛好……而荔枝灣,沿岸水淺處,可以便利學習遊泳;深遠些,接連著珠江,可以作劃船的練習和比賽;經驗豐富了,不妨大著膽兒和久慣水中生活的船夫們一較身手。即不然,懶洋洋地輕搖慢唱,逍遙自得地放乎中流,和三五同好,高談闊論,絕不會遇到任何阻礙,雖則是短期的、無抵賴的自由自在的海上生活,那趣味足夠使人流連忘返。臨末,荔枝灣雖則沒有靚妝豔唱的歌女,偶爾或者也會遇到三兩個“盲妹”

,輕舟欸乃地搖近前來,細聲請問:“可要唱一支歌曲嗎?”你可以花幾角錢,聽一支粵謳或什麼的,歌聲送到水裏,會有更搖曳生姿的音浪打回向耳鼓,另是一番情趣。否則遠遠地傳來一聲聲女嗓的半高音:“要魚生粥吪?”“好靚嘅魚生粥!”也夠勾起你的饞涎欲滴。稍稍靠近了,那淨潔而黃色閃閃的木板上,擺著一盤盤的鮮魚片,淡咖啡色的吊帶魷魚和翠綠惹人的香菜……在柔弱的炊煙上,從粥煲裏盛起一碗碗香噴噴的“艇仔粥”,也足供遊人大快朵頤——那就是遠播盛名於滬上的一種。而其實,吃過廣州艇仔粥的人們,見到上海所出售的,很有似是而實非之感呢。如果不是路途不便,能到廣州去嚐一下異味,也許不見得算辜負了一生的吧。

廣州的水果頗不少,我最愛拿荔枝剝肉浸在“雙蒸酒”裏兩三小時,然後像吃“楊梅燒”的法子去吃它,使酒香與果香合而為一,那真是美妙無比。還有一個吃香蕉的法子,我也是愛拿九分熟的,剝肉泡在滾粥湯裏,香甜而微帶酸味,比吃山楂糕勝過多多了。在荔枝灣,口渴了的時候,應時的水果艇,也會川流不息地浮來浮去,花並不高的代價,就可以滿足你的胃口,還有比這更自然自如的遊玩嗎?可愛的荔枝灣呀,幾時我再能夠從懷想走到實境?也許實境還不如這懷想的富

有詩意,那麼,我還不如結束了這一片緬懷。

(《萬象》一九四三年第三卷第二期,原題《記荔枝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