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那種稀稀落落“叫艇呀”的呼聲,含有許多淒淒的音調(1 / 2)

【靜觀】

那種稀稀落落“叫艇呀”的呼聲,含有許多淒淒的音調

講述人生平不詳。

如果是酷愛花月專談風流的人,則廣州市十多裏的長堤,最足令他留戀的,莫如海珠附近一帶。因為那處既沒有西堤的忙碌得令人討厭,又沒有東堤的蕭索得令人傷感;珠江夜月——是羊城八景之第一景——大自然的景致,已足令你遊目騁懷,況複有嬌嬈的珠娘(粵人稱堤岸一帶的艇妹曰珠娘)點綴其間,更足令你留戀不忍去。這種富有詩意的情景,在廣東境內——或竟全國——是不可多得的了。

我們從廣州市內出了靖海路,轉入長堤的當兒,耳朵上便遠遠近近地聽到鶯聲婉轉的聲音,“叫艇呀!”“叫艇呀!”地在叫喚著。在黃昏,尤其是絲絲細雨的黃昏,在灰白色的燈光下麵,滴著一點點雨水的堤旁綠樹下,便站著許多穿紅著綠的珠娘,動作著種種的姿勢,施展著種種的手腕,在招攬遊客。而一般狂蜂浪蝶,也逸興遄飛,冒雨行樂:一手撐著雨傘,一手提著褲腳,伸眉張目,評頭品足,眉來眼去,此呼彼應;在情意纏綿的肉場中,充分地表露出各個的主要要求和一切愛憎的支配條件來。即在平時,學徒店夥們,在晚飯完畢後,打算著今夜不要開夜工,就聯群結隊,閑逛到這裏來,尋尋開心。一到這地,他們整天的勞動、整天的鬱悶、

整天的緊張心情,都和緩下來,風消雲散似的漂流在這小小的空間內,短短的時間內。珠娘輕盈的喚渡聲,真是神秘啊!

“叫艇”,在一般遊客看來,確是一件多麼有趣而便宜的玩樂!她們的行情,是分幾種的:如果僅僅以“過宿”為目的,則每晚不過小洋八九角便得——過了十一點以後,她們因生意的關係,有時竟大減價至五六角,比最經濟的旅店,還便宜了許多。晨起的時候,珠娘執巾捧櫛,善意逢迎。如果於“過宿”之外,還有其他的目的,那也不須你多費口舌,左尋右問,在未走入艇門以前,自有年紀較老的“疍家婆”(珠娘之老者)代為介紹、代為打算:某也環肥,某也燕瘦,某也伶俐,某也柔順,某也夜渡資若幹,曆曆說來,如數家珍;你若有意,可以“擇‘尤’錄用”!

珠娘們嬌嬈錯落地站在堤岸,向行人們拋著微笑,一聲一聲地在喚渡,這種情形,在她們的心中,在閑遊人們的心中,是有不同的意義的。閑遊的人們,把嬉笑忘記了日間的疲勞,她們也把嬉笑忘記了生活的痛苦;一回追逐,幾番嬌嗔笑罵,也許就這樣作成了交易。這個時候,這種光景,仿佛是“融融泄泄,其樂陶陶”的。但深刻地加以觀察,賣花人卻不可和買花人同日而語啊!生活之鞭,鞭策著她們必須妖容豔服,去迷惑人們,鞭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