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逝水餘波(3 / 3)

我們的生活的短文,其中也有昆明歲月一段,提到陽宗海,為此同端讓我剪下寄給你作紀念。你們那次去陽宗海夏令營,我從各方麵都聽說過,先是我的父母盛誇同端……說來說去,隻有你寫的最詩意,究竟是詩人嘛。”

我們那次在陽宗海夏令營,有個男同學和同端打賭,在桌上擺了四張撲克牌,說他在門外,隨便同端動哪一張,他都可以猜到。同端不信,等他出去後,她摸了一下第一張牌,於是有人叫門外的同學:“來呀!”男同學一回來就說是第一張,又出去了。同端摸第二張,那人又叫:“來看呀!”男同學又猜對了。同端摸第三張,那人叫道:“來猜呀!”結果猜得不錯。最後摸第四張,那人再叫:“快來呀!”四次都猜對了。於是同端認輸,在晚會上罰她唱一支歌。她不知道,兩個男同學是合夥戲弄她的,“來”“看”“猜”“快”是一二三四的暗號。在晚會上,她找了兩個最要好的女同學合唱:一個是李宗蕖,另一個是何申。

李宗蕖原來是外文係的學生,後來轉到心理係。《吳宓日記》1942年5月6日中有記載:“李宗蕖心理係四年級女生。似緗(指周玨良夫人方緗),可愛。”宗蕖有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不同,老師給她59.5分,她寧可不拿畢業文憑,也不改變自己的觀點。她和我南昌二中的

老同學程應鏐結婚後,兩人感情很好。我們打橋牌時,應鏐打錯了牌怪她,她也從不爭辯,和聯大時完全不同。他們兩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鬥,我寄書給她的時候,應鏐已經被迫害致死,所以我在書中結合往事寫道:

宗蕖記否:陽宗煙雨,鵝塘月色,柳絲難釣萬點愁!

她回信說:“讀到大作,一是佩服你的記憶力、洞察力,一是為那份真情所感動,仿佛那時的生活又回到眼前。小兒子念祺讀了說:‘為什麼我就沒有能在這樣的學校,這樣的學術氣氛中生活過?’……我也在聯大學習、生活過,怎麼就寫不出這樣的文章呢?”

宗蕖夫婦和我同在昆明天祥中學任教,現在上海師範大學;《追憶逝水年華》中的如萍原來是天祥中學學生,現在聽說也在上海。我就請宗蕖代為打聽,並且寄了一本書去請她轉交,書中寫了一句蘇東坡的詩:“事如春夢了無痕。”宗蕖寄來回信告我:“她(如萍)電話說:我不必去她家,也不給你回音了,因為她‘要平靜’,說我一定能理解這心情和情況。我‘唔’了一聲,其實並不理解。我說舊日的情誼,現在都進入老年了,作為友誼,這是很可貴的。她說不,書也不必寄去,什麼時候‘或許’會來我處取,但說不一定。於是相互道聲‘再見’,掛斷了電話。唉,我可憐的古老的中國啊

!‘要平靜’她說了三遍,我的小女兒說:許叔叔聽了一定很高興,我不這麼想,在兩個家庭間建立起友誼該多好!那才令人高興呢!”五十多年前的往事還會打破她的平靜!是內心的平靜,還是家庭的平靜呢?

曾在天祥中學任教的謝光道最欣賞如萍和小芬,說她們是女學生中的飛燕和玉環。我們談到:如果有情人都成了眷屬,能把天祥中學發展成為清華那樣的大學,那就可以終老於斯鄉了。後來他任空軍氣象研究所所長,我在贈給他的書上寫道:

當年天祥清華夢,今日改天換地聲。

因為天文氣象係改成地球物理係了。天祥的有情人成了眷屬的有彭國燾和黎莎,我改動了情聖李後主的詞句贈給他們:

春花秋月無時了,往事知多少!

彭兄曾任天祥校友會會長,他的接班人是七級校友、雲南大學中文係教授楊玉賓。我給她寫了兩句:

曾飲昆明水,難忘天祥情。

八級校友陳若蘭曾得天祥中學全校總分第一獎,我贈給她的話是:

滇水流不盡,總是故園情。

我在洛陽外國語學院任教也有了可喜的收獲。在給姚乃強(博導)、嚴維明(教授)、韓振榮(副院長)、孫致禮(博導)、潘麗珍(教授)等的贈書上,我分別用英法文寫了:

The progress of an artist is a tinual sel

f-sacrifice to what is more valuable.

(藝術家的進步就是為了更高的價值而不斷地犧牲自我。)

Créer, c’est la seule joie digne de l’homme.

(創造是唯一無愧於人的樂趣。)

在北京大學,我給英語係辜正坤(博導)題了一句艾略特的話:

Art never improves, but the material of art is never quite the same.

(藝術永遠不會改進,但是藝術的素材不會永遠一樣。)

又給國際文化係周泉華碩士題了一句杜蘭特的話:

No man is equal to his books into which go the best products of his mental activity and where they are separated from the mass of inferior products with which they are mingled in his daily talk.

(人和書不能等量齊觀,書中有心智活動的最高成就,日常談話中卻混有大量低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