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曾提到的威利·卡瑞爾的方法是否真如所說的那麼奇妙呢?它的確可以稱為萬靈公式,但也不能解決所有憂慮的問題。
那麼,當你麵對憂慮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當這個奇妙公式失去作用時,我們還可以使用下麵三種分析問題的基本步驟來解決各種不同的困難:
首先,弄清事實;
其次,分析事實;
最後,達成決定——然後依此行事。
這是亞裏士多德所教的方法,他也使用過。我們如果想解決那些逼迫我們、使我們日夜象生活在地獄中一樣的問題,我們就必須運用這幾個步驟。
我們先來看第一步:弄清事實。弄清事實為何如此重要呢?因為如果我們不能把事實弄清楚,就不可能很明智地解決問題。沒有這些事實,我們就隻能在混亂中摸索。這一方法是誰研究出來的呢?這是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學院院長赫伯特·郝基斯所說的。他曾幫助二十多萬名學生解決了憂慮的問題。他說,世界上的憂慮,大多數是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事實來作決定而產生的。
“混亂是導致憂慮的主要原因。”他說,“比方說,如果我有一個必須在下周二之前解決的問題,那麼在下周二之前,我根本不去試著做什麼決定。在這段時間裏,我隻集中全力去搜集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事實。我不會發愁,我不會為這個問題而難過,更不會失眠,隻會全心盡力去搜集所有的事實。等星期二到來之時,如果我已經弄清所有的事實,一般說來,問題本身就會迎刃而解了。”
郝基斯院長這樣做是否就可以完全地排除憂慮了呢?“是的,”他說,“我想我可以樂觀地告訴大家,我現在的生活完全沒有憂慮。我發現,如果一個人能把他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以一種十分超然、客觀的態度去找尋事實的時候,他的憂慮就會在事實的光芒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可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怎麼做的呢?如果我們去考慮事實——愛迪生曾鄭重地說:“一個人為了避免花工夫去思想,常常無所不用其極”——如果我們真的去考慮事實,我們通常都隻會象獵狗那樣,去追尋那些我們已經想到的,而忽略其他的一切——我們隻需那些能夠適合於行動的事實,那些隻符合我們的如意算盤、符合我們原有偏見的事實。
正如安德烈·馬羅斯所說:“一切和我們個人欲望相符合的,看來都是真理,其他的一切都會使我們感到憤怒。”
難怪我們會覺得,要得到問題的答案是這樣困難。如果我們一直假定2加2等於5,那不是連做一個二年級的算術題目都會有問題嗎?可事實上,世界上就有很多很多的人硬是堅持說2加2等於5——或者是等於500——弄得自己跟別人的日子都很不好過。
關於這一點,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最好把感情排除於思想之外,就象郝基斯院長所說的,以一種“超然、客觀”的態度去弄清事實。
但是,要在我們憂慮的時候那樣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當我們憂慮的時候,往往會情緒激動。不過,這裏有兩個辦法幫助我們象旁觀者一樣很清晰、客觀地看清所有的事實:
第一,在搜集各種事實時,假設不是在為自己搜集這些資料,而是為別人,這樣可以保持冷靜而超然的態度,也可以幫助自己控製情緒。
第二,在搜集造成憂慮的各種事實時,有時候還可以假設你是自己的律師,換句話說,你也要搜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那些有損於你的希望和你不願麵對的事實。然後,你把兩方麵的所有事實都寫下來——我常常發現,真理就在這兩個極端之間。
這裏有必要提請讀者們注意一點:如果不先看清事實的話,不僅僅是你,就連愛因斯坦,甚至美國最高法庭,都無法對任何問題作出很明智的決定。愛迪生非常清楚這一點,他死後留下了2500本筆記簿,裏麵記滿了有關他麵臨的各種問題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