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與鼓勵(2 / 2)

我當時隻想問他一個問題,同學你知道蘇越是誰麼?我忍住了。因為在他扭頭過去之後,我的目光不再鎖定到他的臉頰上的時候,我一偏頭就看到了笑眯眯的夏夏,一臉若有所指的笑容,淺淡又陰險。

我沒有繼續跟他們調侃,歎了一口氣,準備埋頭抄筆記,哪知道再抬頭看黑板的時候,卻發現筆記早就丟開我了,丟得好遠好遠。我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還是做了一個最簡單的決定,把鋼筆蓋子蓋好,丟進文具袋裏,然後拿出手機,開始看小說。

所以,蘇越我這樣一個大家公認的聰明伶俐的好孩子,不能成為頂尖的優秀學生的原因,也就大抵如此。

晚上吃了晚飯回來算是有個比較良好的開始,我喜歡整潔幹淨的教室,因此我常常義務勞動,說起來有些好笑的就是,我現在之所以能以一個插班生的身份坐到副班長的這個職位,最初的時候還是由於我愛幹淨愛勞動老是打掃教室,一來二去被當時還是班主任的華悠看到了,覺得這孩子不錯,踏實肯幹,就直接給升了個生活委員,再加上高三開學,原來的副班長轉學備考,因此我也就機緣巧遇升到了副班長。所以照例打掃完教室之後我就乖乖坐到了座位上準備聽力測試。其實學習這回事很難說,很多時候總覺得自己是厭惡透了學習,看著學習,就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其實那大多是來源意誌上的不穩定性,高中時代,我們整天都被書本參考書複習資料定義試卷所沉溺,我們的叛逆才是我們不想學習的原因。然後,某一天我們鼓起勇氣拿起了教科書,其實那些習題練習並非是像我們遙遠看著他們的時候那樣的無趣和遺憾。我們甚至會從幾道完形填空,幾道拚音基礎選擇題,幾道繁雜的解析幾何題,做出我們的自信,自豪,期待,與夢想。

沒有一個孩子是真的不願意去做能夠出得來成績的努力的。更多的時候是意誌壓垮了可能開出成功果實的花朵。比如現在的我,明明已經連續做了四個小時的作業,可是我並沒有什麼的不愉快,甚至我從我一道道通過詢問,奮鬥而做出的原本不會的數學壓軸題之間,找到了很多,可以說是方向,也可以說是鼓勵的東西。

這樣的狀態我並不想放棄,我也深知要進入這樣的狀態,如若是錯過了一次,下次也不知道要鼓起多大的勇氣。人類永遠是渴望變化的,可是對於現在的暫時性質的沉穩思索,我有一些不想要脫離,這永遠是人的對立統一。

我輕輕哼歌,是陳綺貞和五月天的《私奔到月球》,筆尖卻在快速又仔細地,沒有絲毫停頓的摩挲著草稿紙,反複的演算充滿了節奏的華麗和輕巧。這樣的學習狀態大概是每一個學生所追求的。

“很努力嘛!”低沉的聲音,充溢著向上的調侃和風趣,可是我聽起來覺得很奇怪,按理說搭配這個聲音的態度應該是平淡無奇的陳述語氣才對。

“額……”抬頭才發現教室裏又隻有我和他了,那種壓抑感似乎就是與生俱來,隻要我和他兩個人相處,就是一種龐大的從空氣裏蔓延至內裏的壓力,“見笑了。”我尤為客氣地說。

“加油吧!我先走了。”他背上書包就從我左手邊慢慢地離開了,我第一次看見他那麼清澈的直接投影進我的眸子裏麵的目光,沒有刻意的閃躲,也沒有刻意的堅定,就是那種老友一般的隨意的目光,充滿了友善。

我這才開始慢慢收拾著書包,我想起了和哥哥的約定,一定要考到上海去,那是我整個幼年時代就開始萌芽的樸素的願望,我望著顏涵走過的,樸素的後背,恍然間似乎就感覺是哥哥在牽著走過的回家的路上,有著一種專注地安定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