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夠不與趙國直接接觸,而將上黨之地收入囊中,那自然是意外之喜,但若是不能,那便隻好與趙國開戰,通過兩軍之勝負來決定上黨的歸屬,無論哪一種他都做好了準備。
其實他也不是沒想過,將上黨太守馮亭替換掉,換做其他任何一人他都有辦法,兵不血刃,將上黨拿到手。但最後的結果並不太好,因為韓國之中始終有人從中作梗,那便是韓非!
此人不愧是荀子的得意弟子,其眼光和智謀早已超過了許多人。他似乎從一開始就識破了陳凡的打算,一直見招拆招,讓馮亭牢牢地占據了太守的位置,根本並未因此而動搖。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那便是暗中出手,滅殺掉韓非,去除掉這個阻礙,後續的計劃將會簡單許多。但陳凡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不是因為婦人之仁,而是因為韓非是荀子的弟子,兩人雖然立場不同,如今成為了對手和敵人。但到底,兩人還算有一些交情,他也不願用這種下作的手法,來結束韓非的一生。
韓非的才華,即便是陳凡,也不得不欽佩,這是一個極有能力的人。哪怕有時候想法有些天真,但不得不說,也確實令人動容。
韓非的打算他其實也能猜到,但他並未阻止。因為秦趙之間這一仗遲早是要打的,隻是早晚的問題。
再加上秦王嬴稷,想要突破武聖之境。而陳凡對此是知情的,若是沒有這一茬的事,陳凡一定會想盡辦法將這場戰爭向後拖延,讓大秦作出更加充足的準備。
但現在不行了,如今看似平和的大秦,因為這一件事,局勢將會變得撲朔迷離,暗流湧動。一旦秦王嬴稷出了什麼岔子,此刻的大好局麵頃刻間便會打上一個巨大的折扣。
所以在種種壓力之下,陳凡不得不選擇將這場戰爭提前,至少目前這般還是屬於可控範圍之內。
他也向白起透露了自己的想法,而白起並未多言,選擇了支持,因為他也看到了這一係列動作之後所潛藏的危機。大秦確實很強大,但卻並沒有想象中那般不可動搖。
一旦秦王嬴稷出了什麼問題,即便他早就安排好了後手,做了充足的準備,對於大秦也是一次巨大的打擊,想要徹底安穩下來,便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到那個時候,反而會給趙國喘息之機,一旦讓上黨之地落入趙國手中,大秦反而會陷入被動。
諸多原因彙聚之下,化作一道滔天的洪流,裹挾著所有人不斷向前,這場戰爭便是由此而起。包括陳凡自己,其實也是一個被時代洪流所裹挾的人。至少目前是這樣的,他還沒有辦法做到超然世外執棋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