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寢室文明 共建和諧校園
—— 一份來自宿管一線的報告
在我心中,教室寢室餐廳是住宿生在校學習生活的三個基本場所,是住宿生最重要的“兩室一廳”,確定了學生在校活動的大平麵。寢室給學生提供起居生活條件,保障著學生的健康安全,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生活空間,也是學校辦學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寢室管理與學生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學生是學校文化的傳播對象,也是學校後續招生的鮮活廣告。住宿生上課期間,每天24小時定格在校園內,離校要寫請假條,出校門要登記,他們的主觀印象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校的社會形象,影響學校的辦學聲譽和發展前途。
上任之初,我覺得能在嶄新的學校擔任首位男宿舍管理員是件很榮幸的事。我這個人天生有一股認死理,不服輸,樂於接受挑戰的性格,喜歡寫日記,覺得可以充實自己的人生經曆。通過自己參與管理、觀察記錄一些現實情況,甚至萌生寫一本書的想法。許多老師投來羨慕的眼光,有的甚至提出質疑,是不是暗地上門找過領導,好事才會輪到我。因為在他們眼裏,一是不用帶課,二是隻要求晚上睡在學校,白天不用坐班。我說我願重返課堂,做回自己,實現教書育人的夢想,不忘自己的本分和天職。既然領導安排了,就應該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履行新職責,經過反複思考和探索後,也流露出自己的深深憂慮:標誌著當代青春期學生特點的任性,自理能力差,早戀,上網,甚至叛逆等等問題,隨時會真實的在我身邊上演,要求我用正確的態度應對,恰當方法解決,不然會產生負麵影響,造成不良後果,而不是,到了熄燈時間,把自己房門一關,任學生吵鬧,好像與自己無關,可以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了。因為我的家就在學校所在的村,同村人見了我,有的就認為我這個人不會教書,或犯了什麼錯誤,不然怎麼會落到不讓上講台的地步,我隻能暗暗地下定決心,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評論了。
就在開學的第一天,當家長們和學生一起充滿期待地扛著行李來到學校,來到按班級安排的寢室,偏偏有位家長認為自己兒子安排的寢室門牌不好,強烈要求更換,解釋半天不管用,最後還打電話給査校長,提出抗議。想不到,工作這樣難做,真給了我當頭一棒。為盡可能多一點早一點了解學生基本情況,我要求學生填寫姓名,家庭住址,聯係電話等幾個方麵信息。有的學生不肯寫,要家長代替寫,有的硬著頭皮寫,要麼字字都寫得很差 ,要麼有許多錯別字。例如:“某某村”寫成“某某材”,表明學生的基本素質不盡人意。開學的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學生第一次晚自習後,出現全三樓寢室斷電,第三天晚上二樓無熱水供應,當時各方麵情況連我自己都不熟,談什麼組織指導學生,場麵嘈雜,談什麼和諧有序,許多棘手的問題困擾著我,施工方不負責任,設施沒經過調試,許多地方漏水,有的地方甚至裸露著線頭,沒有纏膠布,有觸電的危險,有的學生不愛公物,造成人為的毀壞,不講衛生,隨地亂丟垃圾,隨手不關水電,造成浪費,水電設施的應用,我更是一概不知,也不知道哪位同學故意找點麻煩,湊個熱鬧似的,砸破開水瓶,碎玻璃散落一地,讓我覺得隱患無處不在,怕出安全事故,感到焦頭爛額,責任重大,飽受煎熬。當初信心滿滿,讓我一度變得低沉,失落,心情煩躁。試想,不光紀律衛生,衣物整理,就連上廁所,洗澡間洗澡,也要維持秩序,停水停電時有發生,燈管壞門鎖壞也要處理,手機本來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有的同學沉迷其中,那樣專注執著,給學習帶來負麵影響,給管理添加道道障礙。試想,有的同學把耳塞插進耳朵,用手機聽音樂,你就是對他吼,他也聽不見,這些林林總總的麻煩折磨著我的上進心。那幾天辭職的念頭不止一次在腦海出現,這些始料未及的問題是我做夢也料想不到的,但輕言放棄不是我的個性,我不能自己打敗自己,不能半路當逃兵讓人見笑,應該愈挫愈勇,堅定執著,體諒一下領導的難處,積極分擔責任,你可以懷疑我的能力,不可以不相信我的毅力。終於,經受考驗,挺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