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由於自己的教育方式不當,或該同學太任性調皮,有位同學退學了。這讓我深刻體驗到一句話:教育不是萬能的!如今在我的日誌本裏,遺憾地留下他的檢討書,學校消失了他的身影。那天晚自習後,他父親和叔叔等幾個人接他回家,父親坦言自己為了生活常年打工在外,沒辦法管教孩子。該學生雖口頭上對班主任和家長說自己讀不下去,可內心深處會認為老師和學校管得這樣嚴,處處受約束,不如早些不讀算了。校長雖沒有批評責怪我,但我內心很自責,將心比心,我也是一位家長,如果老師對自己子女這樣態度,多少也會有些想法。如今,也隻能祝願他在社會這個大課堂裏,學會謀生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老師更值得時時處處發揚這個傳統美德。
身為老師,學校大家庭的一員,我應該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必先自己做到,不然在學生麵前失去說服力,感染力,對學生的態度要和氣,說話要盡可能客氣一點,保持親和力,影響力,遇事冷靜,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用愛心嗬護他們的內心世界,共築凝聚力,打造和諧集體,多從細節做起。有時候,一個舉動,一份關愛,一個眼神,一聲嗬斥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我找來《教育學》、《心理學》及各種教育讀本重新學習,做事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多考慮一些後果。為的是學生及家長談到宿舍管理,多一份賓至如歸的感覺,贏一份讚譽和口碑。
學校的德育工作推進會,像一場及時雨,各分管領導談到自己開學麵臨的困難,艱難地開展工作的過程,結合在外地參觀學習所見所聞,比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例如:學生年齡差異大,怎樣做到步調一致,從早到晚時間跨度長,怎樣做到統一有序,九百多人的就餐規模,怎樣做到秩序井然。開學那幾天,餐廳就餐像團體節目彩排,隊形隊列不斷變過來,換過去,所有領導班主任都經曆了非常辛苦的適應性磨練,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誰也沒有閑著,特別是班主任一天到晚,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隨後我們進一步確立了學校三級管理製度,規範了管理辦法,製定了具體細節,使各方麵工作步入正軌。風雨中我們共磨練,變化中我們共成長,一切悄然發生變化了,寢室門窗擦亮了,地板拖淨了,衣物疊齊了,同學和諧相處了。
從學校大局來說,寢室的事是我們學校每個人共同的事,我們共榮辱,事關學校整體形象和聲譽。同進思源門,親如一家人,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每個寢室每個人都能 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做好自己的事,你我安寧,大家溫馨,人人講文明,全校享太平。宿舍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處理解決好,牽涉到很多人,大家需要通力合作。也因為大家的相互支持配合,協調一致,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興校目的,群策群力共獻才智,才有了今天可喜的業績和局麵,上沒有辜負黨政領導,下無愧黎民百姓,向社會交出份份滿意答卷。
領導麵向全校師生開設宿管宣傳專欄,為我搭建信息反饋交流的平台,表明對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視,其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我會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後勤崗位上,在平凡的行動中,用手中的筆記錄身邊的變化,發現好事及時誇一誇,遇到問題提醒抓一抓,為學校提出的後勤靠服務育人管理育人贏得品牌,而盡綿薄之力。請大家相信,學生的冷暖疾苦,我們會共同關注。但願我們攜手在一起,在人生旅途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共同鑄就輝煌業績,打造思源好品牌!
(短評:接受新工作的過程,是一個重新認知的過程;履行職責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經驗的過程;記錄總結的過程,是一個再提高的過程。任何事隻要認真去做,融入心智,都會上升到一個藝術的水平,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睿智者通過自己的能力,把事業提升到技人合一的境界,讓世人折服敬仰,甚至流傳千古,值得歌頌,例如:中國古有魯班、孫思邈、華佗、張三豐,外國今有梅西、比爾蓋茨等等等等說不完道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