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感悟珍貴親情,成長不忘感恩(2 / 2)

很多時候,父母的嘮叨讓你不屑一聽,且心煩意亂。你便設法擺脫,或者遠離家門,久不返歸;或者不冷不熱,敬而遠之;或者惡語相向,有意衝撞。

在父母的嘮叨聲中,飽含著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在父母的嘮叨聲中,充滿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懷。而這些嘮叨聲,如同一艘帆船、一群導航員一樣,指引我們走向光明大道。在這光明大道中,又滿載著一種親情,一種父母才能給孩子的深情的愛。所以,我們不要因為父母嘮叨太多而討厭父母,甚至離家出走。其實我們都明白,父母對我們的愛沒有因為我們長大了而減少半分,隻是他們更能感受到社會競爭力,而這嘮叨聲不正是他們在為我們擔心,對我們的一種委婉提醒嗎?當我們在竭力指責父母的嘮叨太多了的時候,應該用成熟一點的心態去看他們,知道他們是愛我們才這樣做的;當我們為了讓父母們的嘮叨聲少一點而高呼“理解萬歲”的時候,是否也應換個角度,為了讓自己成才而高呼一聲“理解萬歲”呢?

父母不厭其煩地說來說去,本意都是為了孩子們好。如果孩子有缺點,父母不批評不指出,反而視若不見,甚至處處遷就,那不是害了孩子嗎?我們不能一聽父母說自己的缺點就心煩,就擺一副討厭的樣子。當父母的嘮叨的時候,我們應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父母的嘮叨是不是有道理?一般來說,父母的嘮叨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如果他們嘮叨的並不是事實,那我們應耐心聽完後,等他們心平氣和時再作必要的解釋。古語不是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嗎?隻要你能體會到父母的嘮叨實際上都是出自親情與關心,相信你就能理解和正確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了。

親情是黑夜中的北極星。曾經我們因向目標追逐而忽視了它的存在,直至有一天我們不辨方向,微微抬頭,一束柔光指引我們邁出堅定的腳步。不要因為父母的嘮叨而煩躁,如果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接受這一切,懷著細膩的心感受這一切,就會發現嘮叨聲中有著溫馨的親情,嘮叨聲中也藏有時間淬煉的智慧。

感恩回報從細節做起

親情不需要金錢的回報,但需要情感的回報。所以不要總是說“等我取得成就後一定回報父母”,其實做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就能讓父母欣慰。所以,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點一滴地報答父母吧!

在我們人生中的每一秒,每一分鍾,每一小時,每一天,每一個階段,父母都在為我們操心,為我們擔憂。當我們在學步的時候,當他們放開我們讓我們自己試著走的時候,他們的心全都放在我們身上,怕我們一不小心會摔倒。而現在我們的父母都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越來越不好。當我們回家的時候,要溫柔地對待他們。當他們要出去散步時,我們可以扶著他們。當他們累的時候,我們可以當他們的靠椅,讓他們休息,讓他們不會覺得寂寞。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回報父母呢?

1.寬容理解父母

兩代人之間難免存在代溝、矛盾,麵對矛盾,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想方設法去化解。“嘮叨”是為人父母者的通病,常以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對待父母的嘮叨,在父母的嘮叨中,取其所長,為我所用,盡力維護父母的感情與尊嚴,最大限度地減少“代溝”。

2.做讓父母放心的人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人求真,學做真人。”如果一個無論做什麼事,都總讓人擔驚受怕,不是違紀違法,打架壞事,就是不遵守社會公德,給父母帶來恥辱的人,即使他有孝心,也不能使自己的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甚至整天讓父母提心吊膽不放心。所以,讓自己成為一個認真生活的人吧!要知道,讓父母放心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回報。

3.經常問候父母

父母不渴望你的回報,但他們渴望你的關心。因此,經常對父母說說體貼或感激的話吧!

4.多幫父母做點小事

一個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行動,哪怕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行動,也比那些美麗動聽的浮泛語言強千百倍。平時工作忙,但是在雙休日可以想方設法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掃地、洗碗、拖地板、燒飯、做菜等;多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如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擦擦汗等,盡自己的一份“孝”心。

5.勤奮上進讓父母自豪

望子成龍是父母的天性,為人子女應該勤奮上進,即使無法出人頭地,至少要自立於社會,讓父母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

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其實,對父母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隻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體貼、一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