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3 / 3)

次日,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三人入宮求見,天皇問曰:“爾等何事?”隆盛曰:“臣有一計,可使皇國富強。”睦仁笑曰:“卿速道來。”隆盛曰:“泰西諸強東來,與其坐以待斃,莫如進取朝鮮,收琉球、台灣,然後攻伐唐土,此為經略萬國之基礎也。”大久保利通曰:“君言差矣,凡經略國家,保守疆土,進取退守,需見機而動,豈能莽撞耶?”隆盛曰:“今宇內清平,正可興兵。朝鮮北連滿洲,西接唐土,若使之綏服,可為將來進取萬國之根本。若令他國領先,則大勢去矣。”睦仁問曰:“以卿之言,尚有他國欲吞朝鮮?”隆盛曰:“如沙俄者,二十年來蠶食韃清東北之地,今與朝鮮相接,其欲吞朝鮮之心昭然。朝鮮乃皇國列聖垂念之地,不可輕疏。”睦仁曰:“朕起傾國之兵伐韓,可乎?”木戶孝允忙曰:“神州初定,倘對外構事,恐內生變。”大久保利通亦曰:“小五郎之言甚是,今日國家方定,新法初行,兵馬未強,錢糧不足,豈能輕言戰事?若猝然起兵,使萬事中止,前功盡廢矣。況戰事一發,日耗無算,國庫空虛,上下困頓,歐美必來乘間幹我內政。而我與朝鮮稱兵,清國必來相救,沙俄必為漁父矣。”隆盛不悅,大聲曰:“若依爾等之意,何日能得朝鮮!”利通曰:“皇國與歐美立約,皆非對等之約,英法視我如屬國,今不以為恥而獨咎朝鮮,是忍大而不忍小也。若為皇國萬年計,宜先自強,廢英法不平等之條約,然後養練兵卒,十年之後征伐韓、清,方是皇國萬世之基也。”睦仁深服其言,曰:“卿深謀遠慮,朕有如此大臣,何患天下不定。”又謂隆盛曰:“天下稱汝三人是維新三傑,卿三人當同心協力輔佐朕躬。”隆盛默然不語。大久保利通奏曰:“前者陛下派柳原前光使清未果,然與彼相約明年再行計議,陛下可複差大員前往,曉以利害,令皇國與韃清訂約。若此,皇國得與之平等地位,朝鮮自然列於下位,再圖朝鮮豈不易哉?”眾人聞言皆喜。

卻說次年三月,睦仁以大藏卿伊達宗城為正使,柳原前光為副使,再來中土。清廷以李鴻章為欽差大臣,應寶時、陳欽副之,與議條款。是年七月,眾人會於天津。李鴻章曰:“昨年貴大臣方歸,今日又來,何其速也。”柳原前光笑曰:“訂約利兩家,尚覺緩甚也!”鴻章亦笑,請日使入座。前光指伊達宗城曰:“此位乃是天皇親派正使大臣,某為副使,今能再睹尊顏,幸甚!”鴻章還禮,曰:“二使遠來辛勞,今日且少歇,來日可計議大事。”言訖,鴻章命設宴款待日使。

是夜,鴻章命人請應、陳二人來。少時,二人至,陳欽曰:“中堂召吾二人必有吩咐。”鴻章曰:“倭人來華,心高誌大,遽行相商,必隨其意,而我損甚。”欽問曰:“果若中堂所言,該當如何?”鴻章曰:“吾有一計,可令彼從我。”二人問是何計,鴻章曰:“明日派汝二人與其相商,無論倭人所言,皆巧言推諉之。如此三五日,倭誌必喪。待緊要之時,吾方見之,與其訂約,則盡可如我意也。”二人曰:“中堂妙計!”鴻章曰:“兵法雲:‘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今與倭人外交之道,合當如戰陣也。”二人深服之。這正是:才看倭奴陰謀到,又見合肥對策生。畢竟中日議約如何,且見下回分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