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翁道:“你的孩子是丁未年四月初四而生,丁未年是由十天幹、十二地支所組成的幹支循環的第四十四個幹支年,且為四月初四而生,共有四個四,都是四,皆為不利不吉,也就是死,凶神惡煞皆犯,而且四十四,又克在雙親,所以要想你家平安,依我看還是不要生此子,可是你不聽我言,一意孤行,今克星已降,難挽救了,就你兒子死了,你們夫妻也難避難。”
“啊?”樵夫大驚,哭訴道,“老道,你就發發善心,給我們指條活路吧。”
那老翁道:“活路有,不過最終還是一條死路。昔日我觀天象,祥雲於天,雖有烏雲,但烏雲終散,所以有一計可救你孩子,至於你們夫婦倆,真是難以躲過天譴。”
樵夫急忙問道:“求老道明言,我感激不盡。”
那老翁又道:“你孩子屬相為羊,命犯猛虎,如果能教他習武,遇虎殺之,此後必是吉祥之利。而你孩子最好取名為祥。”
“遇虎殺之而後祥?我姓華,那麼我兒子便為華祥。”樵夫自言道。
那白發老翁又道:“至於你們夫妻兩人吧......”
“怎麼樣?”樵夫問道。
那老翁給了樵夫一粒丹藥和一小條布巾,隨後便道:“此粒丹藥可救你妻,至於你們以後怎麼樣,我就不便說了,天機不泄露,你好自為之吧。”說完那老翁便轉身就消失在山林之中。
樵夫急回家取半碗溫水,為其妻服下丹藥,果然丹藥見效,藥到病除,不久其妻便醒了過來。樵夫識字不多,不過那條布巾上的幾個字卻認得:庚戌年四十七,庚申年五十七。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樵夫弄不明白,心裏卻充滿恐懼,尤其是對那白發老翁所言,可是他見到妻子醒了過來,心裏又不再去想那些問題。
在漢朝,尤其是在東漢,法道之術盛行,求道問仙也很多。據史書記載,大賢良師張角的太平道盛行之時,很多朝廷官員不惜散金錢、棄官職追隨張角求道問仙,百姓也很多,爭先恐後,甚至踐踏至死的人都不計其數。至於法道之術,仙神之迷,命運之說,是非對錯,信或者疑,非我所言,但事情有難以解,天道循環,如自然四時往還,天時地利一樣,也不可不有得一說。
那白發老翁所給姓華的樵夫的預言最後得到了證實,其子華祥三歲,樵夫之妻便死去,其子華祥十三歲,樵夫也便死去。而他們死於的年限正是庚戌與庚申年,原來那兩句話“庚戌年四十七,庚申年五十七”是指庚戌年是十天幹、十二地支所組成的幹支年的第四十七,庚申年則是第五十七,根據漢字偕音的意思是:庚戌年死是妻,庚申年吾死去。這話至始至終隻樵夫一人看過,當然不言而喻,也正是十四年,其子克星運完。
樵夫自妻子死後,又才想起白發老翁之言,所以讓兒子去拜師習武,終也有所成,其力大,專拿五十斤板斧劈柴,後其父死,他便回鄉操其父之業,砍柴以維持生計。
一天,華祥與村裏幾人上山砍柴,忽聽見有人叫救命,他提起板斧尋聲而來,幾人正被一猛虎直追,一人正被老虎撲倒,他上前將板斧擲去,將老虎頭打了個正著,那老虎放開撲著的人,向他撲來,此時鄉親們都嚇得跑了。華祥上前與老虎搏鬥,他雙手抓住老虎的前兩腳,用頭死死地頂著老虎的咽喉處,再用腳拚命地踢那猛虎的肚子。那虎豈肯罷休,任人踢踹,他後腿四處亂蹬,人與虎在地上直翻滾,人與虎在生死之刻鬥了半個時辰。他將虎從背上拋去,那虎翻身而立,歇了口氣,長聲一叫,又準備撲來,華祥看了看四周,見自己的板斧,他急用腳一勾起,雙手一接著,對著那衝撲過來的猛虎奔去。那猛虎躍起而起,鋪天蓋地地撲來,華祥對準虎肚,一斧開膛破肚,那虎從他頭上飛過去,倒在了他的身後,肚裏的肝腸全露了出來,鮮血流滿了地。
十四年克星已完,遇猛虎而殺之,華祥的身世是否從此而改變呢?是否真的如白發老翁所說而後大吉大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