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無限生長類型於株高33~45cm時,就要立支架,綁蔓。盆栽還應整枝,一般留一到兩個主要枝幹,其餘側枝全部打掉,以利番茄植株通風透光。當植株長到支架頂部,還應打頂摘心,限製莖葉生長以集中養分,促進上層花序坐果和果實膨大。生長後期,還應摘除下部老葉、病葉,以利通風、減少病蟲危害。
櫻桃番茄:
又名袖珍番茄、迷你番茄,我國各地廣泛栽培。為茄科番茄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枝條具強烈氣味。葉羽狀複葉或羽狀深裂,小葉不規則,卵形或矩圓形。花序常開3~7朵花,花萼輻射,宿存,花冠黃色。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多汁,橘黃色或紅色,果小。種子黃色。
光照:
喜光,光照充足,有利於生長發育。
溫度:
喜溫暖、耐熱。生長適溫20℃~30℃,在35℃~36℃下仍能正常開花結果。
水分:
較耐幹旱,不耐濕。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不可積水。采收期減少澆水以防裂果。
土壤:
喜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
肥料:
櫻桃番茄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施肥要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重點是開花結果期,此時應施2次複合肥,保證果實生長發育。
栽培容器:
大型花盆、木箱、大型栽培槽。
水分:
較耐幹旱,不耐濕。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即可,不可積水。采收期減少澆水以防裂果。
栽培時間:
春、秋兩季。
繁殖方式:
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播種時培養土澆透水,將種子均勻地撒播於培養土上,覆0.3~0.5cm厚的細培養土,用細孔噴壺澆透水,保溫保濕。如家庭種子幹播,7~10天方可出苗,催芽處理種子3~4天即可出苗。出苗後及時間苗,5~6真葉可定苗或移栽,苗距25~30cm。
采收時期:
紅色品種完全成熟時采摘風味和品質好;黃色品種,一般在八成熟時風味好。
營養價值:
櫻桃番茄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後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適用於高血壓、心髒病、肝炎、口渴、食欲缺乏者;其中的番茄紅素可增加人體抵抗力,延緩人的衰老,防癌、抗癌。
食用方法:
果實成熟後可當水果食用,也可用做色拉及配菜。
其他:
無限生長類型,一般苗高30cm時用細竹竿或細繩牽蔓,同時進行整枝,一般是除主幹外,其餘從葉腋發出的側枝全部打掉。當植株生長一定高度時,將其心葉打掉,後期及時摘除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
黃洋梨番茄:
小果型小番茄,形狀為梨形,果重15~20克,果皮和果肉均為黃色,每穗可生8~10個,果實味道佳,可多年生長,觀賞性佳,風味獨特。
紅櫻桃番茄:
國外引進的小番茄。可多年生長,生長勢強,葉綠色,果實小而圓,果為紅色,鮮豔,香甜。四季可播種,各地均可種植。
生長期為70~80天,果型半圓梅子形,紫鉤,單果重30克左右,果皮厚,耐熱,營養豐富,品質佳,為高檔特種蔬菜。
紫聖果番茄:
成熟果黃色,棗形,肉厚,脆甜,不易裂果。
支架栽培,單稈整枝。
茄子:
茄子又名落蘇、茄瓜,起源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種植。為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00cm。單葉互生,卵圓或橢圓形,紫綠色,葉麵粗糙,葉緣不規則淺裂,葉背有星狀絨毛。花為兩性花,單生或簇生,花冠淡紫色。果實為漿果,果皮分黑紫、紫紅、綠和白色,果肉均白色。種子近圓形,扁平,黃色。
以紫天使紅茄為便說明栽培方法,本種為雜交一代組合,株株生長勢強,耐熱耐濕,抗病,果形美觀,果長約33cm,徑粗5cm,頭尾均勻,皮色紫紅有光澤,肉質白色細嫩。
光照:
要求光照充足,如光照弱,落花率高,畸形果多,皮色暗。
溫度:
茄子喜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適溫28℃~30℃,結果期適溫25℃~30℃,低於15℃容易落花,低於13℃停止生長,低於5℃易受凍害。
土壤:
喜含有機質多的肥沃黏質土壤。
水分:
茄子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正常天氣每隔1~2天要淋水1次,雨水多時要注意排除積水。
繁殖方式:
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盆中裝土,弄平,澆透水,種子均勻播於土麵上,覆一層1cm厚土,再澆透水,保溫保濕,播後5~6天可出苗,及時間苗,2~3片真葉時定苗或移栽,苗距30~40cm。
繁殖方式:
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盆中裝土,弄平,澆透水,種子均勻播於土麵上,覆一層1cm厚土,再澆透水,保溫保濕,播後5~6天可出苗,及時間苗,2~3片真葉時定苗或移栽,苗距30~40cm。
栽培時間:
春、秋兩季栽培。
肥料:
喜肥,耐肥。定植成活後約15天開始施肥,開花結果前少施氮肥,可施腐熟有機肥、複合肥,結果後多施複合肥,以後每摘1次果,薄施肥1次。
栽培容器:
大型花盆、木箱、大型栽培槽。
采收時期:
氣溫20℃以上時,茄子開花後15~25天就可采收。茄子萼片與果實相連接的環狀帶趨於不明顯或正在消失,果實有光澤即可采收。
營養價值:
茄子的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茄子含豐富的維生素P,可保護心血管、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另外茄子味甘、性涼,具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食用方法:
食用器官為嫩果實。可炒食、蒸食等,亦可醃製或幹製。
早熟,植株長勢強,葉緣波狀。結果率高,果色青綠,果肉白色,果為長棒形,皮薄,種子少,果肉細嫩,品質好。施基肥,勤追肥,保持土壤濕潤。
黃瓜:
黃瓜又名胡瓜、王瓜、青瓜,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北部地區。現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為葫蘆科黃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係較淺。莖為五棱,蔓性,綠色,中空。葉為掌狀或五角形,淺裂,葉麵上有刺毛。雌雄同株異花,偶有兩性花。花黃色。果實為瓠果。種子扁平。
光照:
喜光,可耐一定弱光。
溫度:
黃瓜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21℃~28℃,溫度超過30℃生長不良,不耐寒冷,溫度低於10℃生長停止。
黃瓜播後35天土壤:
在疏鬆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長良好。
水分:
較耐濕。土壤以濕潤為度,不可積水,多雨時,應及時排水。尤其是開花坐果期,不可澆水過多,否則會落花落果。
繁殖方式:
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播種前將容器中的培養土整平,將種子平放於培養土上,然後蓋1cm深的覆土,用細孔噴壺澆透水,保溫保濕,幹種直播約3~4天即可出苗,3片真葉可定苗或移栽,苗距30cm左右。
黃瓜播種:
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播種前將容器中的培養土整平,將種子平放於培養土上,然後蓋1cm深的覆土,用細孔噴壺澆透水,保溫保濕,幹種直播約3~4天即可出苗,3片真葉可定苗或移栽,苗距30cm左右。
栽培時間:
黃瓜多春、夏、秋三季種植。
肥料:
抽蔓前,澆施1次稀薄尿素肥水。第一花序結瓜穩定後,每隔5~7天追1次氮、磷、鉀複合肥,連追3~4次。
栽培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