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時期:
食用嫩莢的菜豌豆在開花後12~14天嫩莢現籽不現粒時采收;一般粒用豌豆於開花後15~18天子粒飽滿時采收;幹豌豆於70%~80%豆莢枯黃時收獲;豌豆苗在播後30天左右且苗高18cm時采頂端嫩梢。
營養價值:
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的植物凝素等物質,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豌豆莢和豆苗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預防便秘。
食用方法:
豌豆食用嫩莢和嫩莖葉。可炒食、涼拌。2~4個子葉的幼苗,鮮嫩清香,最適宜做湯。
其他:
株高30~40cm時在盆土中插入數條竹竿或木條,牽引豌豆苗攀爬,注意使莖葉分布均勻。
無須豌豆苗:
為早熟品種,株高中等,株型緊湊,長勢強,抗病性佳,豆苗深綠色。口感佳,無殘渣、味道鮮美,富含多種維生素。可炒食或用於湯肴。
毛豆:
毛豆又名菜用大豆、枝豆、黃豆、大豆,原產於我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莖粗壯,直立,或上部近纏繞狀。葉通常具3小葉;小葉紙質,寬卵形,近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生一枚較大。總狀花序,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莢果肥大,長圓形;種子2~5顆。
光照:
對光照要求不嚴,開花結莢期充足光照較好。
溫度:
毛豆喜溫暖氣候。種子發芽溫度10℃~11℃,15℃~20℃迅速發芽,生長適溫20℃~25℃,小於14℃不能開花。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盆中裝土,澆透水,種子穴播於土麵,每穴1~2粒種子。
蓋2~3cm厚土,再澆透水,保溫保濕,3~4天左右出苗,苗長至3片葉時定苗,苗距35cm左右。
土壤:
毛豆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鈣質及有機質土壤為好。
水分:
毛豆耐旱,怕水澇。一般土表麵不幹不必澆水,保持土壤略濕潤,不可積水。但開花結莢結籽期應保證充足水分供應,不可缺水,否則會造成落花落莢。
毛豆播種:
播種繁殖。盆中裝土,澆透水,種子穴播於土麵,每穴1~2粒種子。
蓋2~3cm厚土,再澆透水,保溫保濕,3~4天左右出苗,苗長至3片葉時定苗,苗距35cm左右。
栽培時間:
春、秋季栽培。
肥料:
幼苗初期,根部還未形成根瘤時,及時追施催苗肥;開花後開始施N、P、K複合肥,保花保莢,還可噴施磷酸二氫鉀、鉬酸銨等葉麵肥,以減少花莢脫落。
栽培容器:
各種花盆、泡沫箱等。
采收時期:
當果莢子粒豐碩飽滿、豆莢鮮綠色時為采收適期。
營養價值:
毛豆既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又有非常高的鉀、鎂、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皂甙、植酸、低聚糖等保健成分,對於保護心腦血管和控製血壓很有好處。
食用方法:
加少量鹽煮食。
扁豆:
為眉豆、蛾眉豆,原產於亞洲,主要分布在印度及熱帶國家。為豆科扁豆屬一年生纏繞草本。小葉3枚,頂生小葉菱狀廣卵形。
總狀花序腋生,花冠白色或紫紅色。莢果扁,鐮刀形或半橢圓形。種子3~5顆。
光照:
需中等強度光照、耐陰。
溫度:
喜溫、怕寒。種子發芽適溫22℃~23℃,生長適溫20℃~30℃,開花結莢適溫25℃~28℃,可耐35℃高溫。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盆內裝營養土,澆透水,種子1~2粒每穴播入土中,蓋1~2cm厚的土,然後再澆透水,3天左右出苗,幼苗3~4片葉時可定苗,苗距35cm左右。
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質土壤或壤土。
水分:
苗期適當控水,開花結莢期保持土壤濕潤,過幹會引起落花落莢。遇雨及時排水。
栽培時間:
春、秋種植。秋天種植遇低溫要適當保護。
肥料:
抽蔓前,施1次尿素肥料,促發壯苗。第一花序開始結莢後,開始追施N、P、K複合肥,隔7~10天追一次,連追3~4次。
栽培容器:
大型花盆、木箱等。
采收時期:
扁豆從嫩莢至老莢都可采收,嫩莢在豆粒微鼓時采收合適,籽用則應在莢成熟幹枯時采收。
營養價值:
扁豆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及食物纖維、各種維生素。
扁豆中還含有血球凝集素,有消退腫瘤的作用。
食用方法:
嫩莢供食用。可炒食、燉食。
其他:
多年生長類型,在苗高30cm時需搭支架。株高達1m以上時,打頂芽,促進分枝。扁豆進入旺盛生長期應摘除老葉、病葉,以利通風透光。
草莓:
草莓又名鳳梨草莓、荷蘭草莓,各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為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全體有柔毛,具匍匐莖。葉基生,掌狀三出複葉,小葉卵形或菱形,邊緣有粗鋸齒具托葉。聚傘花序,花白色或略帶紅色,萼片卵形。聚合果,花托肉質,膨大,球形或卵球形,鮮紅色。
光照:
草莓喜光照充足,又較耐陰。
土壤:
草莓喜保水能力強、透水通氣性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沙壤土。
水分:
草莓不耐旱。生長期內均應保持土壤濕潤。盆土表麵發幹即需澆足水,要澆到水從盆底流出為止。不可積水,否則會發生根係腐爛現象。
光照:
草莓喜光照充足,又較耐陰。
溫度:
草莓喜冷涼環境,耐寒、不耐高溫。生長適溫15℃~25℃,根、葉、莖生長期如低於15℃和高於30℃,生長不良。
繁殖方式:
草莓可用播種繁殖,也可用分株繁殖。播種:盆中裝入細培養土,整平,淋透水,種子均勻撒到土麵上,覆一薄層土,再澆透水,保溫保濕,5~6天可出苗。出苗後及時間苗,3~4片真葉時定苗或移栽,苗距30cm。分株繁殖:草莓果實成熟前後,匍匐莖會長出新的小草莓植株,把具有2~5片小葉的小植株剪下來,栽種到新的盆中即可,澆水遮陰,成活後即可正常養護。
栽培時間:
春、秋兩季栽培。
肥料:
草莓生長期長,連續結果,因此除施足基肥外,還要在生長期內追施肥料,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施含P、K的複合肥,促其開花結果。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肥1次。
栽培容器:
大、中型花盆、泡沫箱等。
采收時期:
一般草莓花後40天左右,果實顏色變為紅色時即可采收。
營養價值:
草莓營養豐富,含有果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水楊酸、氨基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所含的胡蘿卜素,具有明目養肝作用;草莓含有果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通暢大便;常食草莓預防冠心病和癌症。
食用方法:
果成熟後直接食用,也可做成果醬、罐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