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香辛類(1 / 3)

香辛蔬菜指能散發芳香氣味或具有辛辣味的蔬菜,如大蔥、茴香、蒜、薄荷、羅勒等,可用於生食、作湯、調料或用於菜品的裝飾等。香辛類蔬菜具有風味獨特或具有特殊的味道,可增進食欲,有些具有保健作用及藥用價值,近年來我國引進不少國外香辛蔬菜新品種,在國內廣泛栽培。

芹菜:

芹菜又名旱芹,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及瑞典等地的沼澤地帶。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為傘形花科芹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70cm。淺根係,主根切斷可誘發較多側根生成。營養生長期間芹菜的莖短縮,葉片均著生於短縮莖上。奇數二回羽狀複葉,葉柄細長肥大,有綠色、黃色、白色之分,小葉卵形2~3裂,淺綠色。複傘形花序,花較小,白色。雙懸果,圓球形,暗褐色。

光照:

耐陰、光照過強時宜適當遮陰。

溫度:

芹菜性喜冷涼氣候,耐寒、不耐熱。生長適溫15℃~20℃,26℃以上生長不良。種子在4℃以上開始發芽。

繁殖方式:

芹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如溫度高的季節,芹菜發芽緩慢,影響出苗率。播種宜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方法是:先將芹菜溫水浸種4~5小時,洗淨後用紗布將種子包好,放進冰箱的冷藏室內,3~4天後有80%的種子出芽即可播種。種子均勻撒播於培養土上,略蓋一薄層細土,澆透水,保溫保濕,出苗後一般間苗2~3次。苗高15~18cm即可定苗或移栽,苗距5~6cm。

土壤:

要求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

水分:

芹菜不耐旱。整個生長期應保持充足水分,遇高溫季節,水分蒸發量大,需勤澆水,一般每天早晚澆水,但每次水量不宜大,宜小水勤澆。

宜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方法是:先將芹菜溫水浸種4~5小時,洗淨後用紗布將種子包好,放進冰箱的冷藏室內,3~4天後有80%的種子出芽即可播種。種子均勻撒播於培養土上,略蓋一薄層細土,澆透水,保溫保濕,出苗後一般間苗2~3次。苗高15~18cm即可定苗或移栽,苗距5~6cm。

栽培時間:

家庭栽培一年四季均可。但以春、秋種植最佳。夏天天氣炎熱,生長緩慢,品質不好,且播種出苗不整齊。

肥料:

定植緩苗後每隔7~10天追肥1次,以氮肥為主。

栽培容器:

大小不等的花盆、廢舊木箱。

采收時期:

芹菜生長期較長,一般在株高40~50cm時即可分次拔取采收。

營養價值:

芹菜含有纖維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營養。可降壓、降脂、減肥、防癌。

食用方法:

芹菜以鮮嫩葉及葉柄作為食用器官。適於炒食、涼拌、醃漬、做餡等。

歐芹:

歐芹又名香芹、法國香菜、荷蘭芹,原產於地中海地區,現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為傘形花科歐芹屬二年生草本,光滑。根紡錘形,有時粗厚。莖圓形,稍有棱槽,中部以上分枝,枝對生或輪生。葉深綠色,表麵光亮,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長柄,2~3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基部楔形,上部葉3裂,裂片披針狀線形,全緣或3裂。傘形花序著花20朵。果實卵形,灰棕色。

光照:

喜充足的光照。

溫度:

喜冷涼濕潤環境,不耐熱、較耐寒。生長適溫15℃~20℃,幼苗能忍受-4℃~-5℃的低溫。

繁殖方式:

可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種前將種子浸種約10小時左右,再用清水衝洗,搓去老皮,稍晾幹,盆中裝入培養土,弄平土麵,澆透水,然後把種子均勻撒於土麵,再覆一層營養土,淋濕水即可,出苗後及時間苗,小苗有5~6片真葉時可以定苗或移栽,種植密度30cm*20cm。

土壤:

喜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水分:

不耐幹旱,也不耐澇。生長期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如有積水,及時排除。

栽培時間:

春、秋季。

肥料:

生長旺期,每隔半個月追肥1次,隨水追施尿素肥料,或用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麵噴肥。

栽培容器:

各種花盆、木箱等。

采收時期:

植株葉片總數有15片左右,葉片較嫩時采收。

營養價值:

含有大量胡蘿卜素、葉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等維生素和礦質養分,有抗氧化、抗衰老、祛斑、降膽固醇、降血壓、強化骨質等作用,有益於心血管疾患、視網膜退化、關節炎和腫瘤的防治。

食用方法:

是一種香辛葉菜類,嫩葉可做菜蔬。多用做冷盤或菜肴上的裝飾,也可做香辛調料,還可供生食。

香菜:

香菜又名芫荽、胡荽、香荽,原產於中亞和南歐。我國南北各地均可栽培。為傘形花科芫荽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25~35cm。根係淺,莖短縮。根出葉叢生,l~2回羽狀複葉,羽片卵形,有缺刻或深裂,具長柄,淺綠色至綠色。傘形花序,花小,花白色。雙懸果。

光照:

對光照要求不嚴格,陽光過強需適當遮陰。

溫度:

香菜喜冷涼氣候,耐寒、不耐熱。生長適溫17℃~20℃,超過20℃生長緩慢,30℃則停止生長。

繁殖方式:

香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播種時可進行幹種子直播或催芽後再播種。種子播到細碎的培養土上,覆土約1cm,保持溫度和濕度。幹種直播約需15~20天陸續出苗。催芽播種可比直播的提前5天以上出苗。出苗後及時間苗,出3~4片真葉時可定苗或移栽,苗距5~6cm。

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疏鬆、保肥保水性強、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較佳。

水分:

苗期不宜澆水太多,如果澆水量過大,很容易出現一些根部病害。待苗長至10cm時,植株生長旺盛,應小水勤澆,保持土壤表層濕潤。

栽培時間:

家庭栽培一年四季均可。但夏季高溫栽難度較大,生長緩慢,產量低。

肥料:

生長期內澆水的同時追施速效氮肥1~2次。

栽培容器:

大小不等的花盆、廢舊木箱等。

采收時期:

香菜從幼苗到現蕾前可陸續收獲。

營養價值:

香菜含有揮發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磷、鎂等。

適用於感冒,小兒麻疹或風疹透發不暢、飲食積滯、消化不良等;食用香菜可以解除發熱引起的頭痛,還有利尿、降血糖的功效。

食用方法:

香菜食用嫩莖。可清炒、涼拌及做餃子、包子的餡料,還可做調味品。

茴香:

茴香又名小茴香,原產於地中海地區。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為傘形科茴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200cm。莖直立,光滑,灰綠色或蒼白色,多分枝。較下部的莖生葉柄長5~15cm,中部或上部的葉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狀,葉鞘邊緣膜質;葉片輪廓為闊三角形,4~5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複傘形花序頂生與側生,花瓣黃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圓形。果實長圓形。

光照:

喜充足光照。

溫度:

茴香喜溫暖氣候,耐寒、耐熱。生長適溫15℃~20℃。

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均能種植。

水分:

苗期不宜過多澆水,適當蹲苗,當苗達10~12cm高之後澆水宜勤,保持土壤濕潤。

繁殖方式:

茴香可直播或育苗移栽。家庭盆栽一般采用直播法。茴香種子用40℃左右溫水浸種24小時,放在15℃~20℃溫度下催芽,待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將種子均勻撒在盆土表麵,蓋一層薄土,澆透水,出苗後及時間苗,最後按10cm*10cm留苗定植。

肥料:

苗高10cm時開始施肥,以後每采收1次隨水施肥1次,以氮肥為主。

栽培容器:

各種花盆、木箱等。

采收時期:

株高30cm時即可收獲,如一次性收獲,可連根拔起。如多次收獲,可離地約3cm處割取莖葉。

營養價值:

茴香含有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健胃、行氣的功效;含有的茴香腦成分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可用於白細胞減少症。果實入藥,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