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即使對方沒有要求我們提供這些東西,但隻要你能拿出
來,成功的天平也肯定會向你傾斜。記得當年有一次我出去麵試,同去的一個應聘者除了帶
著學位證、職稱、培訓證明這些常規性證件外,還準備了厚
厚的一摞其成功案例的總結性材料,顯然這是他平時注重總
結的結果,絕非零時拚湊。他不但會口頭告訴麵試官做過什
麼、效果如何、還有一大堆詳盡的文字材料來輔助證明,實
際上相當於為自己製作了幾個更有說服力的個性化“證件”。
這種應聘方式能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也許有的朋友根本沒有經驗,更談不上什麼成功案例。
其實這樣也不要著急,我們可以有目的、有意識地朝著這個
方向努力,勤勞和智慧可以彌補很多東西,隻要開動腦筋、
腳踏實地去做一些事情,成功案例總會有一些的,當這些越
來越厚重的時候,你的身價也會呈幾何級數增長。如此堅持
下去,兒時的宏偉理想,亦將變得不再遙不可及。還有很多人,由於受各種條件限製,很難有機會積累到
高含金量的經驗與成功案例。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揚長
避短、突破限製,為自己積累到能被社會所認可的成功案例,使能力得以證明,並突破職業生涯方麵的瓶頸,爭得遠大而
又廣闊的前程。在這個問題上,自然是蛇有蛇道、貓有貓道,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在這裏介紹一種方式,以供大家參考。
譬如你處於銷售助理位置,從崗位職責上,基本上不太可能
擁有區域銷售和中高層管理的實戰經驗。但如果用心的話,
還是能夠觀察到許許多多非常鮮活的案例和細節,在此基礎
上你可以一點一滴地去思考和消化,找出其中的原理、規律
及其發展趨勢,並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合理化建議,當然不要
忘記將此轉化成文字材料。日久天長,終於所得。幾年之後,
你憑著這些沉澱去應聘銷售經理或者行政經理的位置,盡管
缺乏直接相關的曆練,還是有較強競爭力的,成功轉型的可
能也就大大提高。這裏還派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你已經在 A 部門有了
很好的曆練和積累,倘若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勢必要 B 部
門和 C 部門的相關工作經驗,但老板和管理者,出於管理安
全性或者消除潛在威脅的考慮,根本就不給你輪崗機會。遇
到此類情況怎麼辦?!其實這也照樣可以采取“暗中關注”、
“偷師學藝”、“提煉深挖”的 12 字方針,來加以化解。通
過這些方式,使得自己經驗和成功案例體係得到一次又一次
升級,結構得到一次又一次優化,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笑
傲職場江湖。也許這個道理還可以翻譯成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在社會
主流的人才評價體係當中,在相當多的情況下,你能做什麼
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過什麼,取得什麼樣的成效,用什
麼能夠證明。這是一個比較殘酷,但又非常現實的規則。有
太多的原本才華橫溢之士,由於未能很好適應這一規則,逐
漸泯然眾人矣,給自己人生留下無邊遺憾。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難以適應這種模式,如果你能夠有意
識、有目的並非常自覺地去按照此種方式去積累和沉澱,且
不斷優化其中的結構,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就會月有所進,
較為容易形成良性循環,脫穎而出隻是一個時間問題,最終
也能為自己和社會提交一份濃墨重彩的職場答卷。